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纶宇公信,颍州汝阴人。少倜傥任气。举进士不中,补三班奉职,迁右班殿直。从雷有终讨王均于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谕以向背有终用其说贼果弃兵来降以功迁益、彭、简等州都巡检使。所部卒纵酒掠居民,纶斩首恶数人,众乃定。
奉使灵夏还,会辰州溪峒彭氏蛮内寇,以知辰州。纶至,筑蓬山驿路,贼不得通,乃遁去。徙知渭州,奉使契丹,安抚使曹玮表留之,不可。蛮复入寇,为辰、澧、鼎等州缘边五溪十峒巡检安抚使,谕蛮酋祸福,购还所掠民,遣官与盟,刻石于境上。
久之,除江淮制置发运副使。时盐课大亏,乃奏除通、泰、楚三州盐户宿负,官助其器用,盐入优与之直,由是岁增课数十万石。复置盐场于杭、秀、海三州,岁入课又百五十万。居二岁,增上供米八十万。疏五渠,导太湖入于海,复租米六十万。开长芦西河以避覆舟之患,又筑漕河堤二百里于高邮北,旁锢巨石为十趺①,以泄横流。泰州有捍海堰②,延袤百五十里,久废不治,岁患海涛冒民田。纶方议修复,论者难之,以为涛患息而富潦之患兴矣。纶曰:“涛之患十九,而潦之患十一,获多而亡少,岂不可邪?表三请,愿身自临役。命兼权知泰州,卒成堰,复逋户二千六百,州民利之,为立生祠。
居淮南六年,累迁至昭州刺史。契丹隆绪死,为吊慰副使。再迁乾州刺史,徙知颍州,卒。纶有材略,所至兴利除害。为人恕,喜施予,在江、淮,见漕卒冻馁道死者众,叹曰:“此有司之过,非所以体上仁也。”推奉钱市絮襦千数,衣其不能自存者。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注]①䃮(dá):古代以石筑成的蓄水泄水的水利设施。②捍海堰:唐淮南节度判官李承主持所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B
A.所部卒纵酒掠居民 | 部:统率 |
B.会辰州溪峒彭氏蛮内寇 | 会:会同 |
C.乃奏除通、泰、楚三州盐户宿负 | 负:拖欠 |
D.官助其器用,盐入优与之直 | 直:通“值”,价钱 |
D
D
A.官助其器用 |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
B.纶斩首恶数人,众乃定 |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
C.久之,除江淮制置发运副使 |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
D.旁锢巨石为十哒,以泄横流 |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
C
C
A.从雷有终讨王均于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谕以向背/有终用其说贼果弃兵来降/
B.从雷有终讨王均/于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谕以向背有终用其说贼果弃兵来降/
C.从雷有终讨王均于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谕以向背/有终用其说/贼果弃兵来降/
D.从雷有终讨王均/于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谕以向背有终用其说贼果弃兵来降/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B
A.张纶富有才略。在任右班殿直时,四川王均作乱,朝廷遣军镇压,张纶主张“晓谕召抚”,雷有终采纳了他的建议,平定了叛乱。
B.张纶治边有方。在任辰州知州时,溪峒彭氏蛮族入侵,张纶采取一系列安抚措施,并派遣官员与之会盟,在边境上刻石为证
C.张纶施政利民,深受百姓爱戴。他曾多次上表请修“捍海堰”,代理泰州知州后,终于修成,使当地百姓受益,百姓为他建生祠以表敬重
D.张纶为人宽厚,富有同情心。在江、淮时,路上见运漕粮的士兵冻饿死的很多,他愤叹“有司之过”,并拿出俸禄买来棉衣,发给那些无法生存的人穿。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涛之患十九,而潦之患十一,获多而亡少,岂不可邪?
②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答案】B;D;C;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2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安石,临川人。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寻通判舒州。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又辞。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发布:2024/9/8 7:0:8组卷:35引用:2难度:0.5 -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0/31 9:30:2组卷:195引用:10难度:0.7 -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蒙(继承)故业,因(沿袭)遗策
②不爱(喜欢)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③致(导致)万乘之势
④延(延续)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
⑤蹑足(置身,参与)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⑥谪戍之众,非抗(抵抗)于九国之师也
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衡量)大发布:2024/7/29 8:0:9组卷:3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