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中轴线上不仅有名人故居,而且其本身也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这是小翼找到的相关介绍,请你阅读后完成题目。
      【甲】依据东方文明的思维方式,北京中轴线应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如果把中轴线看作是一条环环相扣、首尾呼应的文化之龙,从永定门到正阳门的前楼是龙头部分。【乙】正阳门箭楼恰好处在龙眼的位置上,有“画龙点睛”的效果,被称为中轴线上的“龙睛之地”。
      【丙】放眼望去,上面是苍天白云,眼前是一叠叠的宫殿屋檐,成群结队般地伫立着,庄重大气。园林间,楼阁如对称的棋子分布,楹联相对,无论走到何处,总有一分秩序之美。整个7.8公里的中轴线上有住宅建筑、祭祀建筑、桥梁、园林等立体的建筑,可以称得上是一条统领城市的天际线,彰显着城市独特的气质。【丁】
(1)小翼对上述文字中的画线词句进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B

A.“画龙点睛”用在此处,生动巧妙地凸显了正阳门箭楼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B.“成群结队般地伫立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宫殿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畏。
C.“楼阁如对称的棋子分布”将楼阁比作棋子,形象地描绘出楼阁的秩序之美。
D.“天际线”写出了中轴线上的各类建筑同处一线,充分体现出城市独有的气质。
(2)小文在参观的时候发现这段话遗漏了下面这一句,请帮他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位置
C
C

紫禁城,沿着一条中轴线,均衡有致地分布着殿堂、牌坊等建筑。
A.【甲】
B.【乙】
C.【丙】
D.【丁】
(3)返程途中,语文老师跟同学们玩起了答题小游戏,其中,病句题难倒了小优。请你帮忙找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D
D

A.读书与写作密不可分,一个人的写作能力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
B.人与机器是协作关系,人应尽量用好机器这个助手,既可以增加工作效率,又可以保证质量。
C.“团结合作,命运与共。”这是奥林匹克运动追求的理想,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初衷。
D.借助互联网的强传播性、高自由度,可以把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一点一滴地融入年轻一代中,为他们未来在线下的实地了解与热爱打下基础。
(4)活动渐近尾声,又有一道文学文化常识题难住了小翼,请你帮忙找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
A

A.身为北京人的老舍作品众多,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四世同堂》等。
B.家住中轴线附近的冰心,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C.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有赏菊、饮菊花酒、登高和插茱萸等习俗。
D.古时候,用“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用“犬子”“小犬”谦称自己的儿子。

【答案】B;C;D;A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13 12:0:2组卷:14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出上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是东周时期青铜礼器的代表器物。
     
     
     
     
     
    。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关,堪称“国之重宝”。
    ①壶底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全器的重量
    ②壶颈两侧有附壁回首的龙形怪兽双耳
    ③腹部的四角各攀附一条立体飞龙
    ④方壶通体满饰龙、凤花纹,凝重而不失华丽
    ⑤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

    发布:2024/12/27 4:0:2组卷:30引用:2难度:0.7
  • 2.填入文段空格中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源远流长。自古就有“以水为师”的传统,其中体现的就是水赋予文化的哲学魅力。“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中体现着人生的智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是明君治国的参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水以朦胧的美感表达着诗情画意的古老爱情。古往今来,___________,水都曾经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几千年文化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45引用:3难度:0.8
  • 3.下面的四个句子分别填入语段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
          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    ①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感悟和他自己的欢悲,由此可知,经典本身是纯粹的,    ②更为重要的是,    ③。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事件,经典总能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    ④对于事情的本质内涵,它没有耐心和能力去做深入分析。基于以上理由,经典常常使追求浅层次阅读的读者对它产生隔膜。
    A.经典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
    B.平庸的作品只会对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
    C.它不会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
    D.人们为什么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

    发布:2024/12/27 4:0:2组卷:40引用:4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