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余村故事别样风景】
2020年3月30日,正在浙江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了安吉县余村,在这里他见到了和十五年前不一样的余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余村靠着挖矿山、建水泥厂,生活富裕起来。但随之而来的是山林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2003年,余村陆续关停矿山和水泥厂,发展一度迷茫。2005年,习近平到村考察后,余村重新制定发展规划,二度创业再出发。 | 今天的余村秀竹连绵,生活四季常青,已完美蜕变为国家4A级景区。 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在此安家落户,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项目蓬勃发展。201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79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9598元,真正实现了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幸福愿景。 |
【余村新景象】村里经常召开议事会,大事小事都要“议一议”,构建起事前群众当参谋、事中群众来监督、事后群众作评估的“村事民议、村事民治”的治理新模式。村里的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街区、法律图书角等随处可见,法律条文、村规民约赫然其中。许多农家制定了“家规”,或制成竹匾,或制成书法作品,挂于家中最醒目的位置。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总结出怎样的“余村经验”?(两个方面即可)
【考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答案】(1)①余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绿色发展之路,“关停矿山、水泥厂”;②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③“余村依托′竹海′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项目蓬勃发展,开发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建设;④重视余村生态文明建设,从一个污染村,打赢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完美蜕变成了国家4A级景区。
(2)余村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扬人民民主,做到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余村积极宣传法律知识,教育村民树立法治观念;余村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村;做到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2)余村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扬人民民主,做到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余村积极宣传法律知识,教育村民树立法治观念;余村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村;做到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6 13:0:8组卷:6引用:2难度:0.4
相似题
-
1.据统计,环境污染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680亿元,相当于8次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这表明( )
发布:2024/12/28 1:30:1组卷:15引用:13难度:0.9 -
2.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全球首个实现了碳中和的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它是全球首个采用此技术的场馆。这一技术( )
发布:2024/12/28 3:0:1组卷:3引用:2难度:0.5 -
3.对如表的时事进行归类,最适合的主题( )
★2019年9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郑州召开。
★2019年12月1日,中央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2024/12/31 8:0:33组卷:10引用:3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