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异义。
(1)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古义:先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
(2)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
(3)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4)刺客不行古义:不去;今义:不可以,不中用。古义:不去;今义:不可以,不中用。
【考点】古今异义.
【答案】古义:先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古义:不去;今义:不可以,不中用。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0引用:3难度:0.6
相似题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0 13:0:2组卷:2引用:2难度:0.8 -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31 23:30:1组卷:114引用:19难度:0.9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葳。故笔法超绝。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发布:2025/1/1 0:30:2组卷:9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