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国藩说:“凡事皆贵专。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意思是:不管做什么事都贵在专注。心里有坚定的目标,同时又要广泛地了解其他的可能性,以此来扩大见识,也不是不可以的;但如果心里面没有坚定的目标,只是见异思迁,朝秦暮楚,左顾右盼,这是万万不可的。
以上材料对当代的青年也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点】材料作文.
【答案】专与博
曾国藩说:“凡事皆贵专。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这告诉我们,既要有坚定理想、矢志不移的“奋斗精神”,也要有积极博观他人、尝试更多可能性的“求新求变精神”。
“专”,就是对追求事业的坚定,是始终追随梦想的态度,关系到我们“做什么”;“博”,则是对成事道路的探寻,找一条可行的方法和出路,这关乎我们“怎么做”。
时移世易,世界变化如影随形。在这样的时代中,首先要找到所“专”的东西,有“专”的定力方能在变化多端的破涛汹涌中“博”观约取、踏浪前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变化可谓一夜之间平地起,地产上涨、金融热潮、数字经济、区块链,很多人被纷至沓来的时代潮流裹挟着,不停地在“博”着自己的事业,但却始终难以跟上时代变化的脚步——这就是因为心中没有“专”的定力,没有确定终身为之奋斗的梦想。而那些看似“不识时局”的人,如将青春融进敦煌石窟的樊锦诗、将生命倾注给田中水稻的袁隆平、集劳动技能、文化审美与自媒体于一体以1410万的海外订阅量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网红”李子柒,他们无不坚守着自己专一的事业,哪是东一阵、西一会的风就能将他们吹得动的!正所谓“无专则不精,无变则不通”!不仅是做事,我们的人生之弦也应该这样弹:一头连着现在,一头连着梦想,管他纷纷然变化莫测,我们只专心坚定地弹好这生命之弦就好了。
时代无言,却风起云涌。风云际会中,近代诸如“陈独秀”们、“易白沙”们,找寻救国新出路,秉持“为国”初衷,在旧中国擎举“变革”旗帜。他们做事的方式是“变”与“博”的,可在这条道路上,因为在前行中失去了“专”的态度,最终一片茫然。无数历史昭明,如何让一个想法、一个信念在险仄的时间长河里乘风破浪、茁壮成长,需要“博”的保驾护航,更要有“我自岿然不动”的“专”之定力。因为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也只有在“博”的引领和保护下,“专”才能长葆青春。
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确实应该审慎地思考职业方向。但“临渊羡鱼”未必是必然选择。在一日千里的信息社会,我们很难预知或决定未来职业,但学生时代“退而结网”显然是明智之举。美国作家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都有相似结论:一万小时造就专家。我认为“一万小时定律”体现的就是“专”的态度、是“专”的理想追求,而这种“专”的付出就是在“结网”。“结网”的理想实践就是“捕鱼”,水流瞬息万变、鱼群迁徙游动,缺少了“博”与“变”的思维创新,“专”的理想就会碰壁空网而归。“强国有我”不能只是漂亮的口号,只有时刻将“专”与“博”偕行,才能青春远航,勇立潮头!
曾国藩说:“凡事皆贵专。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这告诉我们,既要有坚定理想、矢志不移的“奋斗精神”,也要有积极博观他人、尝试更多可能性的“求新求变精神”。
“专”,就是对追求事业的坚定,是始终追随梦想的态度,关系到我们“做什么”;“博”,则是对成事道路的探寻,找一条可行的方法和出路,这关乎我们“怎么做”。
时移世易,世界变化如影随形。在这样的时代中,首先要找到所“专”的东西,有“专”的定力方能在变化多端的破涛汹涌中“博”观约取、踏浪前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变化可谓一夜之间平地起,地产上涨、金融热潮、数字经济、区块链,很多人被纷至沓来的时代潮流裹挟着,不停地在“博”着自己的事业,但却始终难以跟上时代变化的脚步——这就是因为心中没有“专”的定力,没有确定终身为之奋斗的梦想。而那些看似“不识时局”的人,如将青春融进敦煌石窟的樊锦诗、将生命倾注给田中水稻的袁隆平、集劳动技能、文化审美与自媒体于一体以1410万的海外订阅量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网红”李子柒,他们无不坚守着自己专一的事业,哪是东一阵、西一会的风就能将他们吹得动的!正所谓“无专则不精,无变则不通”!不仅是做事,我们的人生之弦也应该这样弹:一头连着现在,一头连着梦想,管他纷纷然变化莫测,我们只专心坚定地弹好这生命之弦就好了。
时代无言,却风起云涌。风云际会中,近代诸如“陈独秀”们、“易白沙”们,找寻救国新出路,秉持“为国”初衷,在旧中国擎举“变革”旗帜。他们做事的方式是“变”与“博”的,可在这条道路上,因为在前行中失去了“专”的态度,最终一片茫然。无数历史昭明,如何让一个想法、一个信念在险仄的时间长河里乘风破浪、茁壮成长,需要“博”的保驾护航,更要有“我自岿然不动”的“专”之定力。因为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也只有在“博”的引领和保护下,“专”才能长葆青春。
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确实应该审慎地思考职业方向。但“临渊羡鱼”未必是必然选择。在一日千里的信息社会,我们很难预知或决定未来职业,但学生时代“退而结网”显然是明智之举。美国作家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都有相似结论:一万小时造就专家。我认为“一万小时定律”体现的就是“专”的态度、是“专”的理想追求,而这种“专”的付出就是在“结网”。“结网”的理想实践就是“捕鱼”,水流瞬息万变、鱼群迁徙游动,缺少了“博”与“变”的思维创新,“专”的理想就会碰壁空网而归。“强国有我”不能只是漂亮的口号,只有时刻将“专”与“博”偕行,才能青春远航,勇立潮头!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8 8:0:9组卷:1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发布:2025/1/1 4:30:2组卷:41引用:10难度:0.1 -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新”是“薪”的本字,本义是指用斧子砍伐木材。(《说文解字》:“取木也。”)
后借用为“新旧”的“新”,可表示“刚出现的”“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使变成新的”等意思。
材料二:
放眼2022,壬寅要赢,不负青春。……大局新开展新颜……花开潮起,春风十里,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湖北新闻》2022新年献词 于你,于我,于家,于国,新的百年征程已经开始,星光将再次照亮赶路人的去途。2022年,继续出发,你准备好了吗?
——中访网2022年新年献词 2022年的序幕刚刚拉开,站在新年的门前,学校拟进行以“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对新的一年的思考和展望。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发布:2025/1/1 4:30:2组卷:15引用:4难度:0.7 -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青年人一旦确立了奋斗目标,须执着、专一,不可半途而废,如此,方能终成大业;也有人认为,青年人确立了奋斗目标,也不必做蚕自缚,可因时更换,顺势调整,这样才能不负此生。
对于以上意见,你有怎样的理解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见解与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发布:2025/1/1 4:30:2组卷:9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