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燃烧的江水ㅤㅤ①长江一路跌跌撞撞,穿过一道道山越过一道道岭,千里迢迢,拐到这高峻的巫峡时,看到高耸入云的山峰,星星点点装扮着的奇花异草,它无法冷静,扭动着骚动的身躯,热情地拥抱着两岸茂密的树林。它迷上这青色的悬崖峭壁,如刀削样,又像是从天而降,稳稳地扎在两岸,还有这片美丽的群峰。长江不由得放慢脚步缓缓地徜徉在群山的怀抱里,怡然自得地享用这无边的美景。
ㅤㅤ②江水应是碧透澄清的,但渐渐地,站在船头的你发现原先碧绿的江水慢慢地变红,而且越来越红,以至有一种河水燃烧起来的感觉。溅起的浪花像是跳动的火焰。你的心中不禁诧异万分,哪里来的红艳艳?顺着河岸的峭壁,你慢慢往上看,越看就越惊奇,头仰得快往后倒,还是看不到山顶的红枫。漫山遍野烧着的红叶,像是一柱柱巨大的火炬,直直拥向天空,似乎要把整个天空点燃。在这幽静的山谷中熊熊燃烧,烧尽了这狭长而幽闭的山谷中的孤寂,映衬着暗幽的山谷,使山谷热闹起来,原来这清碧的江水是给满山的红叶燃烧的。这巫山的红叶不知燃烧了多少年,却如藏在深闺中,孤独地燃烧,孤独地熄灭,烧尽了千万年来的期盼。凶险的航道,步履勿勿的商贾羁客,一个个那么心事重重,又有多少人有闲情逸致去享用这片美景呢?
ㅤㅤ③拾江而上,红红绿绿之中,一条古代栈道盘山蜿蜒。深深的石缝处,仿佛还在回荡着“叮叮当当”的凿石声。岩石乱飞,古铜色的民夫满脸汗涔涔的,一排排被铺上去的木,根根坚硬滑亮。古代“得得”的马蹄声,似乎还飘荡在这幽静的山谷中。江水自道下汹涌而过,一条仄仄的古栈道把你牵入了悠悠的历史隧道。忽然几声悠悠的歌声将你从沉思中牵引回来,对面山上几个像花一样的女子亮着嗓子,唱起了婉转的山歌,那样的柔和甜美,犹如这满山的红叶令人陶醉。
ㅤㅤ④漂流在燃烧的江面上,徜徉在火红的谷中,望着头顶飘浮的朵朵红云,你感觉冬天渐行渐远,弥漫在你头上的只是那一阵阵如江水一样澎湃的激情。
ㅤㅤ⑤若是到了黄昏,这火便是烧到了最灿烂最辉煌的时刻,太阳早早躲到这火红的山背后,溢出的霞光染满整个天空,燃烧了整个天空。火红的天空,火红的江水,相互映衬。整个世界都是红通通的火焰。山与天的界线模糊了,山与水的接壤消失了。你感觉自己掉进了一个偌大的火炉。你似乎听到噼噼啪啪的燃烧声,火光冲天,一团一团的火滚动着。一阵阵红叶的清香,不时扑进你的鼻翼,使你不由得大吸一口,吸着这山川大河的灵气。这是上天的圣火,一种能使你也熊熊燃烧的圣火。它点燃了你的激情,你不再是静静地观赏着高峻山峡间朵朵红霞的游客。一股诗情画意在你心底游荡,你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手不断地挥舞着,指,点着那美丽的画卷,欢呼雀跃,呼叫着朋友来欣赏这美妙的风景。你不禁哼唱着无名的曲调,似乎要把心中燃烧的激情一一释放出来,与山川大地共享。
ㅤㅤ⑥脚下是跳动的火流,汹涌着仿佛是山上落下的一团团火焰,山则像是一根根巨大的火炬,高高地扬着,那是三峡不灭的信念,召唤爱美爱大自然的人们。
(选自《散文百家》)(1)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全文的?试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①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全文描写的是三峡的红叶,而在文中却又记叙了步履匆匆的商贾羁客、古代“得得”的马蹄声、山上几个像花一样亮着嗓子的女子,有什么作用?
(4)你如何理解文章第⑥段的含意?
(5)文章以“燃烧的江水”为题有何妙处?
【答案】(1)按照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的顺序。从空间上看由江水写到山谷再写到天空,“江水的燃烧”是漫山遍野烧着的红叶,映衬的幽静的山谷因红叶而多彩,天空飘浮的是朵朵红云。从时间上看,由白天写到黄昏,由白天的燃烧写到黄昏“烧到了最灿烂最辉煌的时刻”。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长江经过巫峡时的温顺,让读者感到桀骜不驯的长江流经巫峡时表现出的活泼、亲近。
(3)将三峡红叶与长江的历史和现状联系起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把读者带进了神妙的境界:赋予三峡红叶更丰富的文化韵味:使神奇秀丽的三峡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更加富有情趣和美感。
(4)是全文的主旨句,高度概括了全文的内容,赋予红叶以人的情感,写出三峡顽强的生命力,表达出作者对红叶和三峡的热爱、崇敬之情。
(5)①“燃烧的江水”是个有温度的词,一读就让人觉得温暖而又热烈,同时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燃烧的江水”侧面反映了红叶的主要特征,是作者行文的线索。③“燃烧的江水”是作者热爱生活、珍视自然、珍爱生命的象征。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长江经过巫峡时的温顺,让读者感到桀骜不驯的长江流经巫峡时表现出的活泼、亲近。
(3)将三峡红叶与长江的历史和现状联系起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把读者带进了神妙的境界:赋予三峡红叶更丰富的文化韵味:使神奇秀丽的三峡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更加富有情趣和美感。
(4)是全文的主旨句,高度概括了全文的内容,赋予红叶以人的情感,写出三峡顽强的生命力,表达出作者对红叶和三峡的热爱、崇敬之情。
(5)①“燃烧的江水”是个有温度的词,一读就让人觉得温暖而又热烈,同时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燃烧的江水”侧面反映了红叶的主要特征,是作者行文的线索。③“燃烧的江水”是作者热爱生活、珍视自然、珍爱生命的象征。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9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以下话题你觉得哪一个适合用空间顺序进行介绍?( )
发布:2024/6/29 8:0:10组卷:39引用:0难度:0.7 -
2.【材料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材料二】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每次长征二号F火箭外观看起来都非常相似,但每次发射都在迭代优化。据官方数据,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全箭可靠性指标达0.98,安全性指标达0.997。
神舟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用于天地往返运送航天员。飞船主体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7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清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轨道舱的两侧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在独自飞行时也有电能供应(注释:从神舟七号开始,省去了太阳能电池板)。
(1)【材料一】第一段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这样写好在哪里?
(2)下列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材料一第二段运用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B.材料二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材料二表明中国航天人不断优化神箭和神舟。
D.以上两则材料都表现出人类对自然世界和科学世界的不断探究。
(3)从语言风格方面,材料一和材料二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发布:2024/6/16 8:0:10组卷:5引用:1难度:0.3 -
3.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本段文字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的?找出表示方位的词语。
(2)把“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中的“顶”换成“覆盖”好不好?谈谈理由。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3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