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为某中学地理社团成员模拟水循环过程的实验设计示意图。
活动1:了解地理实验原理。
(1)托盘上的水可以模拟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填水循环环节),由于缺乏下渗下渗(填水循环环节),随着实验的进行,托盘上的水会越来越多,这样能模拟出雨涝雨涝(填某自然灾害名称)的形成。温州也经常发生这种灾害,在城区中可以采取的防治措施有BCFBCF(不定项选择)。
A.加固道路边坡
B.增加绿化面积
C.完善排水设施
D.建坝拦蓄泥沙
E.修建沙障设施
F.加强天气预报
(2)为了模拟流水作用的发生过程,某同学在该实验的托盘中用疏松的沙子制作了包含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的简易地形模型。可惜最终的实验效果不明显,请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原因。
活动2:尝试改良地理实验
(3)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风推动水汽输送水汽输送(填水循环环节),因此有同学提出“为了使实验更科学,要改变用酒精灯加热和导管输送水汽的设计。”
(4)为了加强科学性、可行性和便捷性,请提出改良该水循环模拟实验的具体做法。(要求:从实验用品和步骤等角度进行简单阐述,并在答题纸的绘图区画出改良后的示意图。)
【答案】地表径流;下渗;雨涝;BCF;太阳辐射;水汽输送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6引用:2难度:0.7
相似题
-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铁路沿线山地众多,气候类型多样,天气多变,广泛分布有永久性积雪、稳定积雪和不稳定积雪。青藏铁路穿越30余个县级行政单元,均为青藏高原雪灾高发县域,近40年铁路沿线雪灾发生频率呈明显增长趋势。如表示意青藏铁路沿线雪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系数。
表一:因子层 副因子层(权重) 指标层(权重) 致险性 积雪雪灾致险性(0.3) 雪灾频率(0.5),雪灾强度(0.5),最大年积雪日数(0.5),最大年积雪深度(0.5) 雪崩雪灾致险性(0.2) 雪崩频率(0.5),雪崩强度(0.5),地形坡度(0.5),最大年积雪煤度(0.5) 风吹雪雪灾致险性(0.5) 最大年积雪深度(0.3),地表粗糙度(0.4),年平均风速(0.3) 因子层 副因子层(权重) 指标层(权重) 脆弱性 物理暴露(0.7) 路基和轨道(0.2),桥梁和涵洞(0.15),饺路隧道(0.15),沿线车站(0.2),列车密度(0.3) 应灾能力(0.3) 基础应灾能力(0.4) 沿线安置能力(0.15),通讯能力(0.2),车站及等级(0.15),人口密度(0.15),每千人医生人数(0.2),每千人病床数(0.15) 专项应灾能力(0.3) 抗灾减灾工程措施(0.5),自然灾害监测和预报功能(0.5) 救灾环境条件(0.3) 铁珞与公路的距离(0.2),沿线海拔高度(0.5),与主要城镇的距离(0.3)
(2)从地形角度分析青藏铁路沿线多雪灾的原因。
(3)从脆弱性角度说明青藏铁路沿线雪灾应对能力差的原因。
(4)请为减轻青藏铁路沿线雪灾危害提出合理化建议。发布:2024/11/4 16:30:9组卷:14引用:1难度:0.3 -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中央气象台播报,2019年8月9日0时,第9号台风“利奇马”前行到了台湾以东海域(25.1°N,124.6°E),中心最低气压915百帕,最大风力17级以上。如图示意“利奇马”未来120小时移动路径预报。
(1)“利奇马”登陆后向
(2)此次台风登陆山东后,青岛、潍坊等多地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75.4千公顷,倒塌房屋609间,直接经济损失14.75亿元。究其原因主要是台风天气往往伴随着
(3)威海水资源总量为16.86亿立方米,人均实际占有水资源量不足全国人均数的1/4,属于严重缺水地区。为什么当地农民期盼着这次台风的到来?
(4)如果遇到台风天气,你该如何防避?发布:2024/12/31 18:30:1组卷:5引用:1难度:0.7 -
3.读我国最大降温幅度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中降温幅度大于15℃的区域,该区域降温幅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2)图中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3)下列选项中,与该自然灾害有关的有
A.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B.交通事故频发
C.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D.病虫害增多,不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4)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进行防灾减灾。下列防灾减灾活动中采用遥感技术的有
A.通过政府网站获取成灾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料
B.从历史资料中查询同时期的气象情况
C.根据卫星云图、气象数据模拟灾害发展过程,进行灾害预报
D.从“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气象数据
E.集合相关数据,对灾区各县、乡进行准确而快速的损失评估发布:2024/12/31 11:30:1组卷:3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