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开展“领略先贤风采”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材料二】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免科试,面赐五品服。奉使河东。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①。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又言:“忻、代、岢岚多禁地废田,愿令民得耕之,不然,将为敌有。”朝廷下其议,久乃行,岁得粟数百万斛②。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材料三】
鹧鸪天③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④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⑤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释】①馈饷:运送粮饷。②斛(hú):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③此词写出宋神宗元丰六年,苏轼谪居黄州已经三年。④红蕖:荷花。⑤杖藜:拄着藜木拐杖。
(1)小宿对材料中的几个字词不理解,请你帮他翻译一下。
①树林阴翳遮蔽。遮蔽。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以……为快乐。以……为快乐。
③麟州天险不可废废弃。废弃。
④于策为便便利。便利。
(2)小豫朗读下面这句话时被难住了,请你用“/”帮他标好停顿。(限两处)
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
(4)小豫觉得材料三中“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写得妙,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5)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内容,分析欧阳修和苏轼面对被贬的人生逆境,他们的表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6)下列与材料相关的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B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
B.封建科举制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其中,殿试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探花、榜眼。
C.“殷勤昨夜三更雨”中的“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三更”开始于夜里十二点左右。
D.“鹧鸪天”是材料三这首词的词牌名。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柳永、李清照等。
【答案】遮蔽。;以……为快乐。;废弃。;便利。;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16 9:0:1组卷: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