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回答问题。
【文本一•古诗《岁暮》】
岁暮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释】①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②济时:国难当头时。
【文本二•《杜甫传》(节选)】
杜甫传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
      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相,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旧唐书•杜甫传》(有删减)【注释】①畿(jī):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②踊贵:物价上涨。③饿殍:饿死的人。④忤:逆,不顺从。
(1)《岁暮》一诗表现手法多样:“岁暮”一词
一语双关
一语双关
,不仅点明写作时间,也暗示作者处于人生暮年,同时也为唐王朝风雨飘摇埋下伏笔。
烟尘犯雪岭
烟尘犯雪岭
鼓角动江城
鼓角动江城
两句视听结合,写出吐蕃入侵给社会带来的动荡局势。本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所表达情感一致,表达了诗人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之情。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与甫
好。
好。

②请自师讨贼
同“率”,率领。
同“率”,率领。

③待遇
特别,很。
特别,很。

④登武
的。
的。

(3)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甫 性 褊 躁 无 器 度 恃 恩 放 恣。
(4)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如同游记,杜甫诗中所感也源于他所至所见。结合上述诗文梳理杜甫所至所见,推测“诗史”所蕴含的主要情感。
(5)结合上述诗文,谈谈你对杜甫的认识。

【答案】一语双关;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好。;同“率”,率领。;特别,很。;的。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27 10:0:8组卷:21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从军行(其一)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①海风:从边地沙漠南海吹来的风。②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③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一作“谁解”。④金闺:对女子闺阁的美称,指家庭。
    ( 1)请赏析第二句中“独”字妙在何处?
    ( 2)请结合三四两句中的主要意象,分析诗人情感。

    发布:2024/12/27 2:30:1组卷:59引用:2难度:0.3
  •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①王孙:此指远游的人。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春草起兴,想象独特,巧妙地把眼前春色与离别之情融为一体。
    B.第三联中“侵”“接”二字承接“又生”,描绘出了芳草蔓延扩展之势。
    C.尾联点题,芳草青青的古原成为送别的背景,“草”与“送别”自然浑成。
    D.“萋萋”与“离离”相照应,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的伤春与伤离别之情。
    (2)诗的第二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浅近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哲理,成为千古绝句。请简要分析这句诗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2引用:3难度:0.4
  • 3.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山馆
    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注释】①本诗写于诗人因支持范仲淹改革被贬期间,大约是他晚年所作。②岫 (xiù):峰峦。③畲 (shē)田:开垦过三年的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萧条”一词 写出了山馆的寂寥冷清,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凄凉。
    B.颔联写诗人所见傍晚之景:树因秋色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回归巢。
    C.尾联诗人自比陶潜,陶潜有亲友送酒,而自己只有残菊相伴,内心惆怅不已。
    D.全诗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生动再现了山馆秋景,意蕴悠长,回味无穷。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颈联“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两句的妙处。

    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42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