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富贵不能淫》,完成问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D
A.往之女家 | 女,同“汝”,她的 |
B.入则无法家拂士 | 拂,同“蔽”,辅佐 |
C.无陇断焉 | 陇,同“垄”,阻断 |
D.困于心,衡于虑 | 衡,同“横”,梗塞 |
A
A
A.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一定要恭敬,一定要告诫自己,不要违背丈夫。)
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把顺从作为原则的,是妇女遵守的规则。)
C.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D.此之谓大丈夫。(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3)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景春用设问句提出自己的观点,还用了一个加重肯定语气的“诚”。
B.孟子用“妾妇之道”作类比,指出公孙衍、张仪只不过是顺从君主的意志,就如同出嫁的女子完全顺从丈夫的意志一样。
C.孟子先“破”后“立”,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
D.孟子的观点为人们广泛认同,后代无数仁人志士,如文天祥、岳飞等,都可视为孟子这一观点的践行者。
【答案】D;A;A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207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