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各题。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l),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2),余响入霜钟(3)。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l)绿绮,古代著名的琴。(2)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3)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1)这首诗写听琴,并没有着重写弹奏技巧和琴声,而是把重点放在描写 听者的感受上听者的感受上,从 侧侧面表现音乐的高妙。
(2)颈联两处使用典故,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点明自己也是通晓音律之人,“霜钟”的传说点明物候时令,此外,这两处的用典更深层的寓意是 作者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作者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
【答案】听者的感受上;侧;作者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12 8:0:8组卷:1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八声甘州
柳 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①_______。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②_______,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请默写词中所缺的句子。
①
②
(2)概括上片景物描写的特点。
(3)下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
(4)揣摩全词的内容和意境,将“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扩写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发布:2025/1/3 7:0:1组卷:3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各题。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对下列句子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咽,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时,听者对音乐的心理感受。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
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表现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发布:2025/1/3 9:0:2组卷:5引用:3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
八阵图
杜 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1)对这首诗体裁的理解正确的是
A.小令
B.新乐府
C.五言律诗
D.五言绝句
(2)对这首诗中所写的历史人物理解正确的是
A.刘备
B.伏羲
C.诸葛亮
D.周文王发布:2025/1/3 9:0:2组卷:5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