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分享的是《猫》的相关内容,阅读这段文字,完成问题。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①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甲】
②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③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乙】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④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1)对文段中画线句的赏析和解读,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C
A.①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畏罪潜逃”一词将小猫拟人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对于这只猫自以为是的怀疑,也为后文“我”的后悔愧疚埋下伏笔。
B.②句只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将小猫还不知自己被冤枉的从容悠闲的神态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好像还吃着什么”是“我”愤怒下的主观臆断,也是造成误解的原因之一。
C.③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这只“不能说话辩斥的动物”比作“针”,写出了“我”悔恨、遗憾之深。
D.④句通过与前两只小猫亡失时的心情作比较,突出了第三只小猫的死亡带给“我”的伤心和难过的情绪更加深刻。
(2)文段【甲】【乙】两处标点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BB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答案】C;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28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班级开展“亲近自然”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走进自然。
夏初的池塘里这么一株或者两株莲,风zī ( )绰约,闪过人们的疲倦和慵懒( ),在一亩或者半亩的天光里,精神抖sǒu ( ),逐渐占据了属于她的领空。她就是若水女子的仙影。露水沾湿了浅红的jiāo ( )嫩的莲叶,尖尖的益发舒展开自己的头角,逐渐显现出不拘一格的风骨面容。青春美妙,jiǎo ( )洁如月——她净直的待在那里,不谙俗语,抑世绝响,莲之初大概是这样的。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风zī
②抖sǒu
③jiāo嫩
④jiǎo洁
⑤慵懒
(2)下列句子中运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A.她就是若水女子的仙影。
B.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C.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露出点粉色。
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3)仿照例句续写句子。
春天是生机的,处处鸟语花香;夏天是蓬勃的,处处绿树成荫;秋天是发布:2024/10/19 19:0:1组卷:8引用:1难度:0.5 -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6 21:30:2组卷:104引用:3难度:0.8 -
3.中国古代诗人常运用多种手法增强表达效果。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0/17 15:0:1组卷:178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