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诗歌并完成问题。
咏西溪牡丹
[宋]吕夷简
异香浓艳压群葩,何事栽培近海涯。
开向东风应有恨,凭谁移入王侯家。
【注释】①1002年,吕夷简在泰州西溪任盐官,闲暇之余,手种植一株牡丹,花开百朵。他联想到自己才华满腹却不为人知,心有所感,写成此诗。②吕夷简(978~1044),1028年任宰相,谥号“文靖”。③浓艳:色彩非常艳丽。
西溪见牡丹
[宋]范仲淹
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
忆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
【注释】①《渑水燕谈录》:“海陵西溪盐场,初,吕文靖公尝官于此,手植牡丹一本,有诗刻石。后范文正公亦尝临在,复题一绝……”②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1)请说说“异香浓艳压群葩”中“压”字的妙处。
(2)两首诗都是吟咏西溪牡丹,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传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案】(1)压,“超过,胜于”的意思,以动写静,生动形象地写出牡丹艳冠群芳的独特地位,表达作者对牡丹的特别喜爱和由衷赞赏之情。
(2)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吕诗写牡丹艳丽,暗示自己才华出众;写牡丹开在荒僻之地,暗示自己不被赏识重用;“凭谁移入王侯家”,以花为喻,希望自己得到伯乐赏识。范诗写牡丹的生命力和适应性之强,“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表达自己即便不被重用,身处荒僻,也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有所作为的壮志。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20 8:0:8组卷:16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从军行(其一)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①海风:从边地沙漠南海吹来的风。②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③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一作“谁解”。④金闺:对女子闺阁的美称,指家庭。
    ( 1)请赏析第二句中“独”字妙在何处?
    ( 2)请结合三四两句中的主要意象,分析诗人情感。

    发布:2024/12/27 2:30:1组卷:59引用:2难度:0.3
  •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①王孙:此指远游的人。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春草起兴,想象独特,巧妙地把眼前春色与离别之情融为一体。
    B.第三联中“侵”“接”二字承接“又生”,描绘出了芳草蔓延扩展之势。
    C.尾联点题,芳草青青的古原成为送别的背景,“草”与“送别”自然浑成。
    D.“萋萋”与“离离”相照应,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的伤春与伤离别之情。
    (2)诗的第二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浅近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哲理,成为千古绝句。请简要分析这句诗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2引用:3难度:0.4
  • 3.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山馆
    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注释】①本诗写于诗人因支持范仲淹改革被贬期间,大约是他晚年所作。②岫 (xiù):峰峦。③畲 (shē)田:开垦过三年的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萧条”一词 写出了山馆的寂寥冷清,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凄凉。
    B.颔联写诗人所见傍晚之景:树因秋色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回归巢。
    C.尾联诗人自比陶潜,陶潜有亲友送酒,而自己只有残菊相伴,内心惆怅不已。
    D.全诗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生动再现了山馆秋景,意蕴悠长,回味无穷。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颈联“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两句的妙处。

    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42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