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请结合相关名著知识,按要求完成问题。
你和同学想借助本学期的两本名著为“和之美”主题活动搜集资料,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有同学提出可以从《经典常谈》中寻找关于“和”的知识。请参考《经典常谈》目录,补全对话。
目录
《说文解字》第一……1
《周易》第二……10
《尚书》第三……18
《诗经》第四……28
三礼第五……36
《春秋》三传第六……42
四书第七……49
《战国策》第八……56
《史记》《汉书》第九……61
诸子第十……77
辞赋第十一……90
诗第十二……99
文第十三……113
(摘自《经典常谈》中华书局2019年4月平装版)
小爱:我想阅读①
《诸子第十》
《诸子第十》
(篇目名),了解墨、道、法等不同学派对“和”有什么看法。
小语:我想知道“和”字的本义以及演变,那我可以读②
《<说文解字>第一》
《<说文解字>第一》
(篇目名)。
小文:“和”不仅是一种内在精神,也逐渐成为了一种礼节。我可以看③
《三礼第五》
《三礼第五》
(篇目名)尝试寻找儒家礼教中的“和”。
我:对,我可以通过阅读其中的④
《诗第十二》
《诗第十二》
(篇目名)(除①②③篇目),了解⑤
描写和赞美“和”的诗篇
描写和赞美“和”的诗篇
(2)“和”是个人修身之本,内心平和;也是友善交往之源,融洽和美;更是强国兴邦之基,天下为公。下面四人中你想选谁做“和”之代言人,请结合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体内容谈一谈选择理由。
A.保尔
B.朱赫来
C.丽达
D.达雅

【答案】《诸子第十》;《<说文解字>第一》;《三礼第五》;《诗第十二》;描写和赞美“和”的诗篇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 8:0:8组卷:43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小语同学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整理了下面的选项,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8 9:0:1组卷:173引用:9难度:0.5
  • 2.联系《经典常谈》阅读古文经典,完成题目。
    楚辞经典 《经典常谈》相关内容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节选自《离骚》) 他又用了许多神话里的譬喻和动植物的譬喻,委曲地表达出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贤人君子的向往,对于群小的深恶痛疾。他将怀王比作美人,他是“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情辞凄切,缠绵不已。
    (1)文段中的“他”指的是
     

    (2)试运用《经典常谈》中的相关内容谈谈《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深层含义。

    发布:2024/12/26 16:30:2组卷:291引用:8难度:0.5
  •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ㅤㅤ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
    ①以上文段出自
     
    著《
     
    》的第四章——《诗经》第四。
    ②材料中,原始歌谣有哪些主要用途?

    发布:2024/12/26 14:30:1组卷:176引用:10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