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更多>>
![]() |
夯实根基
短时高效
考点聚焦
浏览次数:66
更新:2025年07月01日
|
![]() |
专题复习
温故知新
统编版
浏览次数:401
更新:2025年06月24日
|
751.天窗(节选) 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远天之上,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子也赶热闹似的映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幼年幻想的心域。
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让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的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1)文中加点的“稚嫩”一词指的是
(2)作者围绕“天窗”写了母亲为“我”做的四件小事,照样子完成表格。事件 主要内容 一 母亲陪“我”看星月 二 三 四
A.“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这句话不仅说明了天窗的作用,还起到了总起全文的作用。
B.“一颗两颗美丽的星子也赶热闹似的映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这句话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映着天窗的美丽星空。
C.“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这句话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又表现了母爱的温馨。
(4)对比阅读:短文与课文同是写“天窗”,二者表达的情感却不同。短文中作者借“天窗”来表达发布:2025/1/12 4:0:1组卷:29引用:1难度:0.5752.“模糊”的反义词是“清晰”。
发布:2025/1/12 4:0:1组卷:25引用:1难度:0.8753.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1)墨水瓶倒翻的景象是怎么样的?诗人为何说眼前的世界是“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2)“绿得发黑”是因为绿色太浓郁以至于接近黑色,“绿得出奇”又该怎么解释呢?
(3)绿色“集中”接着“挤”然后“重叠”最后“交叉”表现了怎样的轨迹?
(4)这首小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发布:2025/1/12 4:0:1组卷:10引用:1难度:0.7754.按要求改写句子。
(1)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合成一句)
(2)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换成“被”字句)发布:2025/1/12 4:0:1组卷:4引用:2难度:0.7755.课外阅读。
窗 ①我喜欢窗,它可以把我引往有花鸟林木的地方,有蓝天白云的地方,有繁星明月的地方。
②透过那方方的窗格,你也许看到对面人家围墙上有早起的牵牛花,那娴雅紫色的花瓣带着被露水滋润过的清新;你也许看到电线那儿有一两只麻雀在跳上跳下,也许是三四只,恰像一小串轻盈俏皮的音符;你也许看到一株芭蕉舒展着它肥大的绿叶,悠闲地在微风中轻荡,或者是一株朴实的木瓜树,那直直的树干把大片大片的叶子高高地举向天空。也许,你看到的只是一段淡灰色的围墙,下面是深红或浅绿油漆的门顶,而那淡蓝色匀净的天空,就轻轻地填满了剩余的空间。
③不论你看到的是什么,你都会觉得这是一幅生动而又宁静的画,而那均匀的窗格就是当初构图时所画的虚线。
④有风的时候,那拂动的枝、抖颤的叶,加上那飒飒的声音,那不只是一幅画,而是一首歌。
⑤下雨的时候,你可以欣赏窗外那斜斜的雨丝、淡淡的雨雾,以及那朵朵的花、片片的叶,都怎样由于雨水的湿润而加深了颜色。
⑥每一扇窗都有它不同的画面,每一扇不同画面的窗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天气,都有它不同的姿态。
(1)整体感知。
作者描写了不同
(2)第②自然段运用了
(3)在作者眼里,窗是“一幅生动而又宁静的画”。下列选项中,
A.牵牛花 B.燕子 C.芭蕉 D.木瓜树
(4)从第②自然段作者描绘的画面中,你看到的色彩有
(5)在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选项后面画“√”。
①当外面条件发生变化时,看到的窗外的景致也不相同。
②无论何时,你都会发现眼前的一切永远是美好的。
③暗含了对窗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发布:2025/1/12 4:0:1组卷:91引用:2难度:0.375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乡村素描
[俄]屠格涅夫 ①这是六月的最后一天。这一望无垠(yín)的俄罗斯啊——我的故乡。
②整个天空染满均【jūn jún】
③云雀在高声鸣叫;鼓胸鸽在“咕咕”低语;燕子在静悄悄地飞掠;马儿有的在打着响鼻,有的在嚼草;狗儿没有发出吠(fèi)声,站在一旁温驯(xùn)地摇着尾巴。
④空气里弥漫着烟和青草的气味,还夹杂着一点儿松脂和一点儿皮革的气味;田野里鲜花盛开,散发着浓郁的令人愉快的芳香。
⑤一条深深的,但缓缓倾斜的沟壑(hè),两边长着好几行爆竹柳,枝叶婆娑(pó suō),下边的树干却已皲(jūn)裂了。一条小溪顺着沟壑流去,溪底的小石子仿佛在颤抖。远处,在天空和大地的尽头,闪现着一条大河的碧流。
⑥沿着沟壑,一边是整齐的小粮仓,门儿紧闭着的小贮(zhù)藏室;另一边是五六间木板屋顶的松木小农舍。每个屋顶都竖着一根筑有鸟巢的高高的杆子;每家的门廊上,都装饰有一匹铁铸(zhù)的短鬃(zōng)小马。粗糙【cāo zào】
⑦我铺【pū pù】
(有删改)(1)用“√”在文中【】里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空气呢,像刚刚挤出的牛奶那样新鲜!”这句话把
(3)第③自然段主要从
A.视觉
B.听觉
C.味觉
D.嗅觉
(4)第⑥自然段提到了哪些景物?用“〇”在文中圈出来,并说一说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5)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请用“______”画出其中一处。发布:2025/1/12 4:0:1组卷:67引用:1难度:0.1757.“诱”是左右结构,第九笔是“横折折折钩”。
发布:2025/1/12 4:0:1组卷:41引用:1难度:0.8758.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我
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怎样的哲理?
(3)“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4)为什么“我”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发布:2025/1/12 4:0:1组卷:22引用:1难度:0.5759.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下√”,不是的打“×”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发布:2025/1/12 4:0:1组卷:12引用:1难度:0.7760.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小英雄雨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发布:2025/1/12 4:0:1组卷:9引用:1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