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夯实基础 活学活用 浙教版
浏览次数:854 更新:2025年03月21日
已完结
期中复习 常考试题 专项训练
浏览次数:769 更新:2025年03月21日
  • 51.油炸食品因其口感香脆而广受喜爱,网传一锅新鲜的食用油只能使用7次,7次后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含量就会超标,这一说法是否科学,某专业团队以油品中的极性物质(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国家标准值为不超过27%)为指标进行研究。取2kg大豆油,每次炸400g鸡排,实验结果如表。(“8次速率”是指油炸8次过程中,极性物质含量提升的平均速率)
    油炸温度/℃
    极性物质含量
    油炸次数 8次速率/min
    0次 4次 7次 8次
    150 11.5% 14.6% 16.6% 17.3% 0.07%
    190 11.5% 15.2% 17.1% 17.6% 0.25%
    (1)结合实验结果说一说油炸温度对极性物质含量变化是否有影响?
    (2)为使实验结论更具可靠性,你认为该团队还应该做哪些研究
    。(举一例即可)
    (3)实验发现,经过27次油炸后,油中极性物质含量将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值。油炸过程中随着次数增多,油的颜色逐渐变深,炸出的食物色泽也逐渐变深、口感逐渐变硬。关于油炸食品安全问题,请你再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发布:2024/12/28 16:0:2组卷:30引用:4难度:0.5
  • 52.预防感染“新冠肺炎”常用消毒剂的成分及其使用注意事项如表所示:
    消毒剂类型 成分 使用注意事项
    含氯消毒剂 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 不能与洁厕灵(含盐酸)混用
    醇类消毒剂 医用酒精(C2H5OH含量为75%) 远离火源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过氧化氢(H2O2)消毒剂 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有腐蚀性、有灼伤危险
    过氧乙酸(CH3COOOH)消毒剂
    下列有关上述常用消毒剂的分析,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28 16:0:2组卷:25引用:3难度:0.5
  • 53.新冠病毒是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毒株,在传播过程中有着很高的传染性和隐蔽性。说“新冠病毒属于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

    发布:2024/12/28 16:0:2组卷:15引用:7难度:0.5
  • 54.表面布满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8 16:0:2组卷:26引用:6难度:0.5
  • 55.小强用如图所示装置在10s内将重为450N的货物匀速提升2m,此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120W,不计绳子的重和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求:
    (1)小强拉绳子的速度。
    (2)拉力F的大小。
    (3)动滑轮的重力。

    发布:2024/12/28 16:0:2组卷:19引用:3难度:0.5
  • 56.小金分别将锌、氢氧化钠、硝酸银等固体药品加入到三支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如图为加入某固体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不考虑离子的大小关系,则“”表示
     
    (填离子符号),加入的固体可以是
     
    (选填“锌”或“氢氧化钠”或“硝酸银”)。

    发布:2024/12/28 16:0:2组卷:54引用:3难度:0.5
  • 57.以下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8 16:0:2组卷:9引用:2难度:0.5
  • 58.某校毕业班同学准备进行科学实验操作考试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装有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如图),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1)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溶液不可能是
     
    (选填序号);
    A.酸溶液
    B.碱溶液
    C.盐溶液
    (2)实验室中含钠元素的物质通常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等。小金取样并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观察到有沉淀产生,静置后,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入酚酞溶液,振荡后无明显现象。则这瓶中原来的溶液是
     

    发布:2024/12/28 16:0:2组卷:9引用:2难度:0.5
  • 59.为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带光滑凹槽的斜面、钢球、木块、木板等器材开展了如图所示的活动。
    (1)小组同学采用光滑凹槽的斜面进行实验,相对于没有凹槽的光滑斜面,其好处是

    (2)在图甲和图丙中,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从斜面上相同高度自由滚下,目的是使钢球撞击木块时的
    相同。
    (3)在图甲和图乙中,用质量相同的两个钢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自由滚下,比较两图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4)由实验中球撞击木块做功,同学们联想到汽车撞击行人出现交通事故的情景,并猜想到交通事故的危害程度与“超载”、“超速”有关,进一步探究,并查阅资料获得了表格内的数据,请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 钢球质量m/g 钢球自由滚下的高度h/cm 钢球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v/(m/s) 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s/m
    1 20 10 1 0.4
    2 40 10 1 0.8
    3 20 20 2 1.6
    4 30 40 4 9.6
    5 40 30 3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在质量和速度两个因素中,对动能影响较大的因素是速度。

    发布:2024/12/28 16:0:2组卷:24引用:3难度:0.5
  • 60.运动会赛场上看到本班同学比赛时,会激动得尖叫呐喊,控制该行为的神经中枢位于(  )

    发布:2024/12/28 16:0:2组卷:14引用:2难度:0.5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