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更新中
中考模拟 分类汇编 专项突破
浏览次数:429 更新:2025年04月28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1326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1151.(二)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项羽而侮人,陛下仁而爱人。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我擒也。”
    【注释】①无敢:不要。  ②筹策:计策。  ③子房:张良的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每借于藏书之家假:②送之走:
    ③项羽而侮人         慢:④此其所以我擒也   为: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吾能用之”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鸣而不能通其意                   B.唐人尚未盛为
    C.中间力拉崩倒声                    D.无案牍劳形。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发布:2024/12/26 21:0:8组卷:6引用:2难度:0.5
  • 1152.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
    (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
     
    ,实则指
     

    (3)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发布:2024/12/26 21:0:8组卷:228引用:3难度:0.8
  • 115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骷髅
     

     

     

    发布:2024/12/26 21:0:8组卷:133引用:2难度:0.9
  • 1154.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  )

    发布:2024/12/26 21:0:8组卷:1317引用:6难度:0.9
  • 1155.山永远在
    李国文
          一群人穿着鲜艳的登山服,在皑皑积雪的安第斯山间艰难地行进着。很少见到这样大规模的探险队伍,后来听解说,知道是南美洲委内瑞拉的盲人们,希望实现登山的梦想,正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攀登。
          那真是一次悲壮之旅,走出每一步路,度过每一分钟,完全以生命为代价。任何人看到这个画面,都不由地肃然起敬。
          因为,他们活了一辈子,这座对他们来讲充满神圣意义的安第斯山,却从来没有去接触,去实地感受过,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于是,就有了这次行程。盲人们每三个人结成一组,一个仍残存些许视力的盲人走在前面,两个全盲的在后边,他们三人通过手里握着的长木棒,联结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脚和手,实实在在地感觉这座大山。
          安第斯山脉平均海拔为3000米,最高峰海拔近7000米,对正常的登山运动员来说,也是一次体能的极限考验。虽然有很多志愿者做后援,但即使在可以使用驴子驮物的山路上,盲人们也是步履维艰,行进缓慢。那么,他们要想攀上最高峰,该是比登天还要难的事情了。
          据电视台的报道,这支盲人登山队在短短的行程中,已经有好几位上了岁数的盲人,在风雪弥漫的夜间宿营,一觉睡去,再也没有醒过来,不幸将生命留在了安第斯山。于是,组织者便决定后撤,将登山计划放置到未来更合适的机会,做更充分的准备以后再进行。一些走得兴起的盲人登山队员不免有些失望,最后,他们还是想开了。无论如何,他们开始了行程,尽管离峰巅还远,但是终究迈出了第一步,是结结实实在安第斯山上的一步,是纸面上的计划化为现实的一步。他们对记者说:“山永远在,我们还会来的。”这实在是一句至理名言,对于未来,有目标和没有目标是很不一样的。有一个奋斗方向、努力追求的结果,也许离那个目标尚远,但稍稍接近了一点的事实,便有了落到实处的心理回馈。“山永远在”这句话很重要。有这句话,意味着还有登攀;没有这句话,也就等于说放弃、终止,也就不会再有奋斗、争取了。
          在人的全部生命途程中,除先知先觉的大智慧者外,都类似这些盲人在安第斯山的登攀,目标虽然明确,是那天穹里晶莹剔透的积雪笼罩着的最高峰,像琼楼玉宇一样,茫茫然,杳杳然,吸引着你的目光。但是,一步一步走到那里的途程,是平坦,还是崎岖;是幸运,还是灾难;是障碍重重,还是一路顺风;是迷失方向,还是峰回路转。
          所有这些突如其来、措手不及、随时发生、无法预防的事故、变化,都有很大的不可知性。因为,这个世界上能够完全把握自己未来的强者,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仅仅有“山永远在”这样的信念,是远远不够的。
    人,需要远大的目标,宏伟的理想。有大志向,立大雄心,如果不能伴之以脚踏实地的决心,小处做起的耐性,水滴石穿的韧劲和沉着冷静的精神,山,当然永远在,那也恐怕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了。
          如果委内瑞拉的盲人们就抱着“山永远在”的期望,坐在那里干等,而不行动,我想,他们与安第斯山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1)攀登安第斯山对正常的登山运动员来说,也是一次体能的极限考验,为什么这群盲人要攀登这座山呢?
    (2)你是怎样理解题目“山永远在”的?
    (3)作者认为,在人的全部生命途程中要实现梦想,除了有“山永远在”这样的信念外,还需要什么呢?
    (4)有人觉得和《伟大的悲剧》中的英雄人物相比,《山永远在》一文中的盲人没有什么值得歌颂的,你怎么看呢?

    发布:2024/12/26 21:0:8组卷:179引用:8难度:0.3
  • 1156.下列对《儒林外史》中有关人物,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6 21:0:8组卷:122引用:4难度:0.7
  • 1157.(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永不放弃      ①那天一大早,我15岁的儿子鲍伯又和我争吵了起来。他要穿那件剪掉了袖子的褪了色的旧运动衫去上学,而我则坚持让他穿圣诞节他奶奶送给他的那件印着蓝色花押字的漂亮衬衫。我用手指着那些字母:“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穿上印着自己名字的大写首字母的衬衫的。”我跟他讲道理。
    ②他的眼睛骨碌碌地转动着,但并不看我,而是看向了厨房的天花板。“没有人会穿印着自己名字的大写首字母的衬衫的,妈妈。没有人!”
          ③没过一会儿,我们就开始冲对方大呼小叫起来。他开始出言不逊,我的话也很不中听。最后,他很不情愿地将奶奶送的衬衫套在身上。当他拿起书本的时候,我伸手去拥抱他,却被他硬生生地抽身走开了。
          ④事实上,自从鲍伯进入青春期以后,我就真的不知道该如何管教他了。最近,我们之间起了太多的冲突和争吵,他对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持怀疑的态度,我都准备甩开手不管他了。
          ⑤我叹了口气,出门向家门口的邮箱走去。我的邮箱曾被汽车撞坏过,箱门关不严。我把手伸进去,碰到了一叠信封,然后是一些特别的东西,像扫帚须。我朝邮箱里窥视,那天的信放在一小堆杂草和松枝的上面。谁干的恶作剧?我想。便随手将杂草拨拉出来。
          ⑥第二天,当我去邮箱里取信时,邮箱里又有了一小撮松枝、一些细树针、两朵干枯了的蒲公英。此后每天,我都能在邮箱里找到一些杂草,每天,我都将它们清除出去。
          ⑦星期六,鲍伯走进书房,我正在看报。“妈妈,我可以去看电影吗?”他问。
          ⑧“不行,这个电影你不能看,因为你没到18岁!”我神情坚定地回答。
          ⑨“难道我们连谈谈它也不行吗?”他恳求道。
          ⑩“没什么好谈的,”我说,“我们的谈话只会以大呼小叫告终。”
    ⑪“妈妈,你不可理喻,”他叫道,“你连试都不愿意试一试!”
    ⑫又到了取邮件的时间,我像往常一样走出家门,邮箱里又有一些令人恼火的碎草叶,我伸手进去将它们往外拨拉,突然在那些细树枝和杂草的中间碰到了一些又小又圆的东西,我一惊,手猛地缩了回来。一看,原来是青色的鸟蛋。
    ⑬就在那时,我听到附近一棵树上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我的目光在树枝和树叶间搜索了一阵,发现鸟妈妈正衔着一根松枝,松枝在它的喙边晃悠着。我被鸟妈妈的坚韧毅力所感动,重新将那粗糙的鸟巢推回邮箱里去。原来,它每天在我们的破邮箱里筑巢,当它飞回来发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被一扫而空时,它又重新开始筑巢。
    ⑭“你连试都不愿意试一试!”鲍伯的话又在我的耳边响起。
    ⑮他正心不在焉地坐在自己的书桌前转动着地球仪。“嗨!”我说。他抬起头看了看我,眼睛瞪视着,在那一瞬间,我不仅看到了这个尚处于少年时期的既脆弱又敏感的小男孩,也看到了即将长成年轻人的未来的他。“想谈谈吗?”我问,“我保证会认真听你说。”
    ⑯我坐在那儿,听他将自己的愤怒、怨恨全部倒出来。那天,我们之间的痛苦和隔膜似乎全被消化掉了,我们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
    ⑰后来,邮箱里出现了三只幼鸟,鸟妈妈每天都栖息在邮箱顶上唱歌。听着那些歌声,我暗暗下定决心,不管儿子多么不听话,多么难以管教,我永远不会放弃对他的教育,引导他长大成才。
    (1)通读全文,说说“我”和儿子鲍伯之间的“痛苦”与“隔膜”全被“消化”的原因是什么。
    (2)联系全文,请简要说说题目“永不放弃”的含义。
    (3)揣摩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当他拿起书本的时候,我伸手去拥抱他,却被他硬生生地抽身走开了。
    (4)文中第⑥段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5)读完本文后,你受到什么启示?

    发布:2024/12/26 21:0:8组卷:136引用:7难度:0.6
  • 1158.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6 21:0:8组卷:512引用:6难度:0.9
  • 115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①任:推荐。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亭亭净 植:立
    B.有久不决 狱:案件
    C.囚不当死 法:法律
    D.将弃官 去:离开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莲出淤泥而不染 敦颐独与
    B.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人不知不愠
    C.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 杀人媚人
    D.委手版归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4)甲文
     
    ,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
     
    分别表现了周敦颐
     
     
    的特点。

    发布:2024/12/26 21:0:8组卷:1300引用:7难度:0.5
  • 1160.语言运用--指出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或人物描写方法。
    (1)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
     

    (2)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3)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前面,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
     

    (4)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发布:2024/12/26 21:0:8组卷:138引用:5难度:0.8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