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中考模拟
分类汇编
专项突破
浏览次数:555
更新:2025年04月28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1371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121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下列各项中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为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春望》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体现了他最具代表性的“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B.《春望》一诗颈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C.《雁门太守行》中颔联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
D.《雁门太守行》中颈联“重”“寒”二字,营造了肃杀的气氛,也暗示了将士们内心的沉重。
(2)《春望》与《雁门太守行》都是以战争为背景的诗歌,比较它们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17引用:2难度:0.51212.材料作文。
一只鹅不小心踩了青蛙一脚,青蛙认为鹅是故意的,感觉受了很大的侮辱,就气愤地说:“踩了我的脚也不说对不起,真是不知道好歹。”小草在一旁听到了,温和地劝道:“你应该对待别人宽容一点,别让人说你是个小气鬼。”青蛙不服气地说:“要是对别人宽宏大量,我不就被人给踩扁了吗?”小草耐心地说:“那你整天踩着我,我也没有跟你吹胡子瞪眼呀,更何况我也没对你有任何埋怨啊!”小青蛙听了后,惭愧地跳到了清澈见底的荷塘里!
这个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做人要学会宽容;对待别人一定要诚心诚意; 甘于奉献才能使人快乐。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 6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23引用:6难度:0.71213.《白杨礼赞》中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普通但却不平凡的人、事、物、景……,这“普通但却不平凡”带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
请自选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28引用:4难度:0.71214.下面是选自《骆驼祥子》的一段话,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1)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
(2)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手中三十五元钱的来历。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24引用:2难度:0.61215.题目:生活,是一面镜子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名和地名。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48引用:2难度:0.512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心从衷“信”不仅是诚信,而且是对自身信仰的承诺和实践。正如曹操所说的自己,有着“老骥伏枥,①
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古诗文名句。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7引用:5难度:0.81217.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鹅毛褥子 ①冬天,大雪片子像一个长长的铺盖卷儿,把我们整个村子所有人家的房盖儿都盖上了。让我们的贫瘠在刹那间显得越发明显。
②还有几天要过年了。村里来了卖枣子的爷俩,吆喝一下午了,也没卖出几份。不是他的枣子不甜,是那个时候,每个人家都很穷。甜的食物,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能含块儿冰糖就不错了。哪还有什么余富,吃什么枣子?
③那时候,东北的雪贼大,下一天,能埋人半个身子。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④我家是村头第一家。天黑了,卖枣子的敲我家的门,问我姥姥可不可以借宿一宿。来人是个大叔模样,顶着一个秃了皮的狗皮帽子,黑黑的,憨憨的。还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女孩儿,脸上净皴,鼻涕过河。
⑤我在屋子里,给姥姥直使眼色。没想到,姥姥居然还是给让进了屋,还给人家倒杯开水,还让那熊孩子上炕头儿上热乎热乎。姥姥问,晚上吃没吃饭。大叔羞涩扭捏的:不太饿。姥姥说:晚上下面条,我多煮上一把儿。
⑥姥姥和叔叔唠嗑,我在一旁鄙视着。
⑦晚饭姥姥特意还多煮了几个荷包蛋,给他爷俩盛面条,盛得直冒尖儿。大叔把荷包蛋夹给了他姑娘,说自己不怎么爱吃鸡蛋。小女孩不客气,稀哩呼噜,喝得下巴壳子直漏汤。大叔用袖子给他姑娘擦擦。姥姥又给盛上了一碗,大叔用手拦着:大婶子,够了!够了!
⑧晚上,姥姥安排爷俩住宿。我家左右两间房,爸妈上山干活了(山上有房子),那间房空着,几天没烧火。姥姥倔搭倔搭给那屋的炕点着了。大叔不好意思,一起出去跟着抱柴火。姥姥怕那屋子炕凉,把我上镇子里开学要用的鹅毛褥子拿给人家铺上。我很不高兴,大叔可能看出我噘嘴了,说不用,不凉。姥姥还是给人家铺上了。
⑨第二天一早,那爷俩起大早就走了,居然没和我姥姥打招呼,就偷摸地就走了。外屋地上,还给我家留了半袋子枣子。还把那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唯一就是,我那个鹅毛褥子不见了。姥姥翻腾了整个屋子,也没找着。我噘着嘴;我说不让你留,你偏留!遭贼了不是!姥姥扒着门框子,望望外头白茫茫的大雪,念叨着,拿走就拿走吧!怪可怜人儿的!
⑩我内心发出了恶狠狠的仇恨:我家帮你们,你们却偷走了我家的鹅毛褥子!一袋子破枣子,留这里干嘛!我上去就踢了一脚。那鹅毛褥子,可是我姥姥收集了村里好几家的鹅毛做成的呀!姥姥瞅瞅我愤怒的小眼神儿,乐了:有时间,我再给你做上一床。
⑪还有一天还是两天,就过年了。那卖枣子的大叔,居然一个人推车子上门了。进屋就直跺脚:大婶子,对不住了!我家那臭孩子给你把鹅毛褥子尿湿了。我就寻思拿回去,给你重新买上一床。我给你到镇子里买了一床,不知道合适不合适!大叔站在外屋,低着脑袋,眼神躲闪。姥姥气得直跺脚:这叫什么事!后生!花那冤枉钱干啥子!大叔扔下褥子就走了,姥姥在后面撵,也没撵上:这大雪能埋人,你是怎么来的呀!不吃一口啊!
⑫夏天,我到镇子里上学了。那天,和同学去集市上溜达。瞅着那个卖枣子的小女孩儿,很眼熟。她居然一眼就把我认出来了。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企图躲开这尴尬的一幕。没成想,我走出了几十米,后面有人追着叫我:哥,给你枣子!女孩低着头,给我兜里揣上了一把枣子后,一溜烟就跑回去了。
⑬晚上,我躺在寝室床上,咬了一颗肥硕的枣子,很甜。心里,却怎么也甜不起来。
⑭事情过去好多年了。可是,越久却越记忆犹新,总是会忆起在那个大雪磅礴的早上,大叔费劲地推着自行车来我家,羞愧地给我家赔了一床崭新的鹅毛褥子。那么厚的雪,他是怎么来的!还有一天就过年了,他又是去哪里买到的鹅毛褥子?那个和我们不辞而别的早上,他这个当父亲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挣扎与纠结?
⑮还有,一个陌生人突然到访,姥姥居然还给人家借宿,还煮面条还给人家吃。这是我当时怎么也想不通的。也许,那个年代的人,都不设防吧,比如姥姥给小女孩多煮荷包蛋,比如小女孩碰到我后能再塞给我一把枣子……
⑯虽然那是个青黄不接的年代,但大家好像谁都不愿意欠着谁的。我为我多年前的怀疑所不齿。因为,活在那个贫瘠的年代,好像没有人不善良。
(1)本文围绕“卖枣父女”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文中①③⑨段都出现了对雪的描写,请综合分析其作用。
(3)本文看似平实质朴的语言中却蕴含着生活的温情。请以第⑦段为例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4)“晚上,我躺在寝室床上,咬了一颗肥硕的枣子,很甜。心里,却怎么也甜不起来。”这个说法看似矛盾却别有深意,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40引用:2难度:0.51218.阅读下面这首曲,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1565引用:29难度:0.51219.读下面一首诗,然后答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2)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13引用:6难度:0.51220.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18引用:2难度: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