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789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259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287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尝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宋史岳飞传》(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话。
①当涂掌事:
②尤好《左氏春秋》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及鲁肃过寻阳/冲涛及岸得免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人异之
C.蒙辞以军中多务/能节食以济饥者
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择其善者而从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4)结合选文说说吕蒙和岳飞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名将。发布:2024/12/14 2:30:1组卷:349引用:3难度:0.52872.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①贫吊②死,与百姓同其劳……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③,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④,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注释]①振:救济。②吊:慰问。③成:讲和,和解。④弊:同“成”。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选拔,任用 B.人恒过 过:错误 C.越王勾践反国 反:同“返”,返回 D.厚遇宾客 遇:对待,招待
例句:置胆于坐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C.所恶有甚于死者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开篇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了发现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B.[乙]文写的是: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卧薪尝胆,通过礼贤下士、与民同劳等一系列措施,最终大败吴国。
C.[甲]文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D.[乙]文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终破吴的故事可以用作[甲]文中心论点的事实论据。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发布:2024/12/14 2:0:1组卷:52引用:3难度:0.62873.《红星照耀中国》作者与被采访者进行多次长时间谈话,搜集了关于什么事件的第一手资料( )
发布:2024/12/14 2:0:1组卷:233引用:2难度:0.82874.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精神。
发布:2024/12/14 2:0:1组卷:55引用:13难度:0.5287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4 2:0:1组卷:546引用:10难度:0.9287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4 1:0:1组卷:84引用:3难度:0.52877.中国自古就有家训、家书的传统。父亲写给子女的书信,往往都带有家训的意味。
《傅雷家书》也可视为一部“傅氏家训”。请你从“家训”的角度,举具体的例子谈谈你对这本书的理解。
【知识卡片】
家训:家族或家庭对子女教导或训诫的话。发布:2024/12/14 1:0:1组卷:33引用:4难度:0.72878.文学作品阅读。
荞麦 在一阵大雷雨以后,当你走过一块荞麦田的时候,你常常会发现这里的荞麦又黑又焦,好像火焰在它上面烧过一次似的。这时种田人就说:“这是它从闪电得来的。”但为什么它会落得这个结果?我可以把麻雀告诉我的话告诉你。麻雀是从一棵老柳树那儿听来的。这树立在荞麦田的旁边,而且现在还立在那儿。它是一株非常值得尊敬的大柳树,不过它的年纪很老,皱纹很多。它身体的正中裂开了,草和荆棘就从裂口里长出来。这树向前弯,枝条一直垂到地上,像长长的绿头发一样。
周围的田都长着麦子,长着裸麦和大麦,也长着燕麦——是的,有可爱的燕麦,当成熟了的时候,它们看起来就像许多落在柔软的树枝上的黄色金丝鸟。麦子立在那儿,显得非常幸福。它的穗子越长得丰满,它就越显得虔诚、谦卑,把身子垂得很低。
可是另外有一块田,里面长满了荞麦。这块田恰恰是在那株老柳树的对面。 荞麦不像别的麦子,它身子一点也不弯,却直挺挺地立着,摆出一副骄傲的样子。
“作为一根穗子,我真是长得丰满,”它说,“此外我还非常漂亮;我的花像苹果花一样美丽:谁看到我和我的花就会感到愉快。你这老柳树,你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比我们更美丽的东西吗?”
柳树点点头,好像想说:“我当然知道!”
不过荞麦骄傲地摆出一副架子来,说:“愚蠢的树!它是那么老,连它的肚子都长出草来了。”
这时一阵可怕的暴风雨到来了:田野上所有的花儿,当暴风雨在它们身上经过的时候,都把自己的叶子卷起来,把自己细嫩的头儿垂下来,可是荞麦仍然骄傲地立着不动。
“像我们一样。把你的头低下来呀。”花儿们说。
“我不须这样做。”荞麦说。
“像我们一样,把你的头低下来呀,”麦子大声说,“暴风的安琪儿现在飞来了。他的翅膀从云块那儿一直伸到地面;你还来不及求情,他就已经把你砍成两截了。”
“对,但是我不愿意弯下来。”荞麦说。
“把你的花儿闭起来,把你的叶子垂下来呀,”老柳树说,“当云块正在裂开的时候,你无论如何不要望着闪电:连人都不敢这样做,因为人们在闪电中可以看到天,这一看就会把人的眼睛弄瞎的。假如我们敢于这样做,我们这些土生的植物会得到什么结果呢?——况且我们远不如他们。”
“远不如他们!”荞麦说,“我倒要瞧瞧天试试看。”它就这样傲慢而自大地做了。电光掣动得那么厉害,好像整个世界都烧起来了似的。
当恶劣的天气过去以后,花儿和麦子在这沉静和清洁的空气中站着,被雨洗得焕然一新。可是荞麦却被闪电烧得像炭一样焦黑。它现在成为田里没有用的死草。
那株老柳树在风中摇动着枝条;大颗的水滴从绿叶上落下来,好像这树在哭泣似的。于是麻雀便问:“你为什么要哭呢?你看这儿一切是那么幸福,你看太阳照得多美,你看云块飘得多好。你没有闻到花儿和灌木林散发出来的香气吗?你为什么要哭呢,老柳树?”
(选自《安徒生童话选集》有删改)(1)分析文中人物对“暴风雨”的情感态度,完成下面的“阅读导引”图。
(2)安徒生童话被誉为是“童心的歌唱”。品读这篇童话,摘录一句作赏析批注。
(3)选文中,荞麦“摆出一副骄傲的样子”,《皇帝的新装中》皇帝也“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你认为两人的“骄傲”是否一样?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4)如果荞麦在皇帝的游行大典上,他会怎么做?请你通过想象,作出合理猜测并说明理由。发布:2024/12/14 0:30:5组卷:75引用:2难度:0.2287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青春年少的我们,总是充满激情与梦想。有的想去观海,有的想去爬山;有人想去北京,有人想去火星;有的想去探索未来,有的想去拥抱世界……
请以“我想去
要求:(1)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发布:2024/12/14 0:30:5组卷:12引用:4难度:0.82880.阅读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乙)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列子•汤问》(1)解释下列词语。
①年且九十
②其如土石何?
③一厝朔东
④将走北饮大泽
(2)愚公和夸父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两人都勇气可嘉,但结局却迥然不同,结合文章分析原因。发布:2024/12/14 0:30:5组卷:15引用:3难度: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