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中考模拟
分类汇编
专项突破
浏览次数:555
更新:2025年04月28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1371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60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得兼(jiān jiā) 苟(jǔ gǒu)得 不屑(xiè xuè) 一dān 一豆gēng 发布:2024/12/27 1:0:4组卷:15引用:3难度:0.9602.某班小记者到荣获“广东好人”称号的曾阿姨所在的村子采集素材。曾阿姨的一个邻居评价她“她最可贵的是待人和气,六十多年来对家里长辈很孝顺、很敬重。”另一位邻居评价她“她这个人最是心地善良,几十年来知书明理,和周围人相处融洽。”请你按照对仗原则,依据邻居的谈话,补出下列对联宣传语的上联。
ㅤㅤ宣传标语:发布:2024/12/27 1:0:4组卷:15引用:4难度:0.8603.文言文阅读。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①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②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亦甚矣。”令弟子趣⑤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⑥,取舍不苟也夫!
(节选自《吕氏春秋》)(注)①诚:同“成”,实行。②廪丘:齐国地名。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⑤趣:同“驱”。⑥:万乘之君品行难与他比肩,三王辅臣的名节没有他显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④动必缘义
(2)语段(一)中,“乡为”和“今为”的排比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语段(甲)中的乞人和语段(乙)中的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别人的赐予,请结合具体内容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出来。发布:2024/12/27 1:0:4组卷:22引用:4难度:0.260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躁 盘桓 扭 顷 寻思 黏 发布:2024/12/27 1:0:4组卷:9引用:5难度:0.9605.《鱼我所欲也》中第1段说“非独贤者有是心”,第2段说“此之谓失其本心”,根据本文的具体内容,结合《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告子上》等篇章,谈谈你对“本心”的理解。
发布:2024/12/27 1:0:4组卷:21引用:3难度:0.660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养一朵雪花
石兵 ①少年时,我曾悄悄养了一朵雪花。如今想来,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可在当年,我竞真的做到了。
②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多特别大,让我萌生了养一朵雪花的念头。试验了多次,我发现雪花落在手上很快就会融化,便取了一块冻得冰冷的铁片,小心翼翼地让雪花落在上面,趁它没有融化,放入院落中的地窖里。
③那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小城堡,贮存着过冬的大白菜,天气极冷,大白菜上结着冰碴,整整齐齐站成一排。
④彼时,我还是个身材瘦小的孩子,矮下身就能钻入地窖。我把盛着雪花的铁片放在最冷的角落里,尽量让自己离雪花远一点,害怕不小心呵出的热气融化了它。
⑤后来,这朵雪花竟然真的在地窖里安了家。每天清晨,天未亮时,我都会在最冷的时分悄悄打开菜窖,用一支小小的手电筒照向它。雪花的花瓣一片也没少,紧紧贴在灰黑色的铁片上。尽管颜色渐渐不再那么洁白,变得有些晶莹剔透,但是,它依然保持着一朵雪花的纯洁与美丽,让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美好。
⑥那时,家里穷,大白菜就是过冬唯一的蔬菜,母亲隔几天就会取出一棵。我没有告诉母亲地客里养了一朵雪花,只是每次都躲在母亲身后,提醒她取那些离雪花远的大白菜。
⑦白菜一棵一棵变少,冬天一天一天过去,我养在地客里的雪花却一直灿烂。
⑧一天黄昏,天空阴沉了许久,再一次飘起了雪花,可没一会儿,就变成了淅淅沥沥的雨,落在地上顺着沟沟坎坎四处流淌,最后,竟顺着菜窖的门缝流了进去。
⑨我为此忧心忡忡,待到雨势渐小,小心翼翼打开地窖的门,竟然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所有的大白菜都开满了晶莹的雪花,是的,晶莹的雪花。原来,那些滴入地容的雨因为地窖中气温极低,便在落下后迅速凝结。大白菜的菜叶上,地客的地面上,还有那块铁片的身上,都“绽开”了雪花。只是,这些雪花都没有我养的那朵漂亮。
⑩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地窖美景只存在了短短几天。气温已经不可逆转地上升,冬天过去,春天就要来了。
⑪我养的那朵雪花是在某个清晨悄悄消失的,只留下一道淡淡的水痕。那天,我走入菜窖,拿起那块不再冰冷的铁片,突然忧伤起来。
⑫多年后的一天,白发苍苍的母亲从床下拿出一块泛黄的铁片递给我,问:“这个铁片,你还记得吗?”
⑬我一直以为没有人知道我养雪花的事。见我惊奇地瞪大眼睛,母亲笑着说:“你只养了一朵雪花,我可是养了一大堆呢。为了养雪花,我去学校找老师请教,老师说,只要温度够低,让雪花与空气隔开,它就能存放更久。那年冬天,每次下雪,我都悄悄收集一些,把它们放在背阳的地方养着,看到你的雪花要化了,我就悄悄运一朵放在上面。我知道你每天早上去看它,所以就在你睡熟后悄悄替换一朵。晚上可真冷啊,出去一趟就冻得脸也红腿也疼。”
⑭原来,养雪花的人不是我,而是母亲。为了孩子一个童话般的愿望,一件在成人世界中毫无意义的事情,母亲放弃了睡眠与温暖,默默付出了这么多。我一直认为是自己养了一朵雪花,独立完成了一件困难至极的事,这种源于童年的自信让我始终笃信自己是个被幸运眷顾的人,让我在遇到困难时仍然充满信心,却不知一切的幸运其实都源于母亲,她默默为我筑造起一座童话城堡,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⑮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虽然我的童年贫穷与饥饿如影随形,但因为母亲,因为那朵养了一冬的雪花,一切都被铺陈了温暖而美好的背景。这背景的底色,就是爱吧。
(选自《意林》,2021年7月刊,有删改)(1)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如今想来,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可在当年,我竟真的做到了。”有什么表达效果?
(2)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第⑥段中“我没有告诉母亲地窖里养了一朵雪花,只是每次都躲在母亲身后,提醒她取那些离雪花远的大白菜。”加点的字“躲”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
③第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了孩子一个童话般的愿望,一件在成人世界中毫无意义的事情,母亲放弃了睡眠与温暖,默默付出了这么多。”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文中“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4)选文故事情节安排巧妙,请作简要分析。发布:2024/12/27 1:0:4组卷:8引用:3难度:0.4607.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根据课文填表。溜索 (第一部分(第1~9段) 溜索之前 (开端) 第二部分(第10~14段) ① (发展) 第三部分(第15~24段) ② ③ 第四部分(第25段) 溜索之后 (结局)
(3)课文中写首领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首领形象。
(4)第3段中两个“懒懒”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5)作者在写马帮飞渡峡谷时提到了首领“静立如伟人”的骏马、一个精瘦汉子溜索时在空中盘旋的大鹰,有么目的?
(6)请为下面的句子做批注。
①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消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
②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发布:2024/12/27 1:0:4组卷:4引用:3难度:0.4608.从下面“红星”人物中选一位,写出他的名字,并结合原著中该人物事迹品评人物形象。
“红星”1: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红星”2: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发布:2024/12/27 1:0:4组卷:18引用:3难度:0.8609.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我们一起来探讨“和”的起源与意义
材料一:和,相应也,从口,禾声。(《说文解字》)
材料二:“和”是个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的那个龢字。这个字极妙:左边是间屋子,里面悬有三个编钟——古来“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是音乐合奏——合奏的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周汝昌《和谐之思》)
材料三:和,谐也。(《尔雅》)
根据材料一可推测“和”的本义是:发布:2024/12/27 1:0:4组卷:14引用:2难度:0.8610.文言虚词。
(1)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2)之 呼尔而与之 为宫室之美 发布:2024/12/27 1:0:4组卷:16引用:2难度: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