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29个知识点
专项突破
高效备考
全国通用
浏览次数:1651
更新:2025年07月11日
|
原创
![]() |
精选真题
详解详析
总结方法
举一反三
浏览次数:3185
更新:2025年07月10日
|
871.2021年4月某游客在扬州世园会乘坐热气球游玩,游客拍照时不小心将相机从距离地面30m处滑落,此时热气球上升的速度为5m/s,则相机落地时间约为( )
发布:2024/12/29 21:0:1组卷:156引用:3难度:0.787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F=kx,其中k的值与弹簧材料、原长L、横截面积S等因素有关,理论与实验都表明k=
,其中Y是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在国际单位中,杨氏模量Y的单位为( )YSL发布:2024/12/29 21:0:1组卷:143引用:13难度:0.7873.如图所示,长方形框架的面积为S,框架平面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9 21:0:1组卷:65引用:4难度:0.7874.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1)除开关和导线若干外,现还提供以下器材:
A.电流表(量程为0~0.6A,内阻RA为0.2Ω)
B.电压表(量程为0~15V)
C.电压表(量程为0~3V)
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20Ω)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200Ω)
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
(2)为了准确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应选择图中的实验电路 (选填“甲”或“乙”)。
(3)根据实验记录,画出干电池的U-I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可得干电池的电动势E=,内阻r=。发布:2024/12/29 21:0:1组卷:75引用:5难度:0.6875.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通过调节木板的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细绳拴在木块上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2)如图2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4=10.26cm,则打下C点时木块的瞬时速度大小是 m/s,处理纸带数据得到木块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保持木块的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时,由于操作不当,有位同学得到的a-F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其原因是 。发布:2024/12/29 21:0:1组卷:55引用:3难度:0.7876.如图所示,真空中固定一正点电荷,图中实线为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几个等势面,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MN是轨迹上两点。若带电粒子只受到电场力作用。可判断( )
发布:2024/12/29 21:0:1组卷:48引用:3难度:0.6877.当钉子垂直钉入墙中的时候,会受到墙对钉子的阻力作用,假设阻力与钉子进入墙中的距离成正比。现对一与墙垂直接触的钉子施加一个垂直于墙的恒力F,在钉子进入墙过程中,钉子位移为x,速度为v,时间为t,加速度大小为a,当钉子静止时,钉子没有完全进入墙内。下列图像有可能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9 21:0:1组卷:97引用:2难度:0.5878.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 )
发布:2024/12/29 21:0:1组卷:121引用:3难度:0.9879.如图所示,有一小船正在渡河,水流速度为5m/s,在到达离对岸30m的P点时,其下游40m处有一危险水域,为了使小船在危险水域之前到达对岸,那么,小船从现在起相对于静水的最小划行速度应是多大( )
发布:2024/12/29 21:0:1组卷:390引用:3难度:0.3880.某传送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整个装置由三部分组成,左侧为粗糙倾斜直轨道AB,中间为水平传送带BC,传送带向右匀速运动,其速度的大小可以由驱动系统根据需要设定,右侧为光滑水平面CD.倾斜轨道末端及水平面CD与传送带两端等高并平滑对接,质量分别为m2、m3……mn-1、mn的n-1个物块在水平面CD上沿直线依次静止排列.质量为m1物块从斜面的最高点A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已知A点距离传送带平面的高度h=2.5m,水平距离L1=3.5m,传送带两轴心间距L2=7m,物块与倾斜直轨道、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物块刚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
(2)改变传送带的速度,求物块从传送带右侧滑出时的速度v的范围;
(3)若物块m1以v0(已知)的速度离开传送带,滑到水平轨道上与m2发生碰撞,从而引起各物块的依次碰撞,碰撞前后各物块的运动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各物块间碰撞无机械能损失,且各物块之间不发生第二次碰撞.经过依次碰撞后,定义第n个物块mn获得的动能Ekn与第1个物块的初动能Ek0之比为第1个物块对第n个物块的动能传递系数k1n,求k13;
(4)接第(3)问,若m3=m4=……mn-1=mn=,求m2为何值时,第n个物块获得的速度最大,并求出第n个物块的最大速度vnm。m14发布:2024/12/29 21:0:1组卷:370引用:2难度: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