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55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90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264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山”句写箜篌的乐声使空旷山野上的浮云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倾听。
    B.“十二”句写箜篌的乐声聚合了十二门前的冷光,让人们感受到了深秋的寒冷。
    C.“石破”句写女娲在天上所补的五色石为箜篌声破裂,天界震惊,逗落了秋雨。
    D.“吴质”句写成天伐桂的吴刚被箜篌的乐声吸引,倚着桂树,陶醉而忘了睡眠。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诗人按次序先后写了时间、地点、人物、器物、事件,有先声夺人的力量。
    B.“昆山”句以形写声,表现乐声的起伏;“芙蓉”句则以声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
    C.第七句到篇终写音乐效果,其中前六句写运动着的物象,后两句写静物,以动衬静。
    D.诗人想象奇特,把对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等联想为具体的物象,使之形象可感。
    (3)本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都有对音乐的描写,请结合两诗的内容,从修辞手法的使用、音乐描写的角度、所写音乐的表达作用等方面赏析两诗音乐描写的异同。

    发布:2024/12/10 0:0:1组卷:25引用:2难度:0.6
  • 264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如《诗经•氓》①“
     
     
    ”写出女主人共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白居易《琵琶行》②“
     
     
    ”写琵琶女梦到少年事的伤感;李商隐《锦瑟》③“
     
     
    ”虽然它所渲染的意境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及,但它却真的写出了诗人的悲哀。

    发布:2024/12/10 0:0:1组卷:44引用:5难度:0.8
  • 2643.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字。
          2019年6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各建设主体负贪的主要工程项目如期顺利竣工。大兴国际机场工作重心将从工程建设转向投运准备阶段。此外,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及其北线高速公路正式通车。未来,从南五环驾车前往大兴国际机场只需20分钟。随着大兴国际机场的启用,中国联合航空将在“一夜之间”完成60多架飞机、4000多名员工从南苑机场到大兴国际机场的转场,旧的南苑机场也要随即关闭。

    发布:2024/12/9 23:30:1组卷:19引用:12难度:0.6
  • 264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广泛地学习
    B.非能水也,而江河 绝:横渡
    C.假舆马者,非足也 利:锋利
    D.君子非异也 生:同“性”,天赋,资质
    (2)下列不能证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一项是
     

    A.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
    B.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
    C.假舆马,致千里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文中以“驽马”为喻,用意在于
     

    A.说明即使天资不高,如果坚持不懈,也能有所成就。
    B.说明即使是匹劣马,如果不发挥它的才能,也不能有所成就。
    C.说明人即使天资很高,如果骄傲自满,也不能有所成就。
    D.用名马比喻名人,说明名人成就事业并不困难。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说理,以常见的事情或现象设喻,把道理讲得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明只要坚持,再难也能学好。
    C.第三段中,作者用蚓的“用心一”和蟹的“用心躁”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学习还要专心致志。
    D.本文三段内容都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的角度来论证“学不可以已”。
    (5)将下列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发布:2024/12/9 23:0:2组卷:10引用:3难度:0.6
  • 264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百年前,我们的祖辈在《新青年》中呐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五十年前,我们的父辈在《青春万岁》中高歌:“我们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从来不淡漠”;今天,我们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声:
    “谁的青春不迷茫/我的青春我做主/再不疯狂就老了……”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4/12/9 23:0:2组卷:220引用:24难度:0.7
  • 264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年二十,为郡功曹,守郑县令。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迁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
          太祖既定河北,而高干举并州反。时河东太守王邑被征,河东人卫固、范先外以请邑为名,而内实与干通谋。太祖谓荀彧曰:“关西诸将,恃险与马,征必为乱。张晟寇殽、渑间,南通刘表,固等因之,吾恐其为害深。河东被山带河,当今天下之要地也。君为我举萧何、寇恂以镇之。”彧曰:“杜畿其人也。”于是追拜畿为河东太守。固等使兵数千人绝陕津,畿至不得渡。彧谓畿曰:“宜须大兵。”畿曰:“河东有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今兵迫之急,欲为善者无主,必惧而听于固。固等势专,必以死战。讨之不胜,四邻应之,天下之变未息也;讨之而胜,是残一郡之民也。”单车直往,出其不意。固为人多计而无断。畿居郡一月,以计縻之。
          会白骑攻东垣,高干入濩泽,上党诸县杀长吏,弘农执郡守,固等密调兵未至。畿单将数十骑,赴张辟拒守。会大兵至,干、晟败,固等伏诛,其余党与皆赦之,使复其居业。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少耗减。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宫,
    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韩遂、马超之叛也,弘农、冯翊多举县邑以应之。河东虽与贼接,民无异心。太祖征汉中,遣五千人运,运者自率勉曰:“人生有一死,不可负我府君。”终无一人逃亡,其得人心如此。
          魏国既建,以畿为尚书。事平,更有令曰:“昔萧何定关中,寇恂平河内,卿有其功,间将授卿以纳言之职;顾念河东吾股肱郡,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故且烦卿卧镇之。”畿在河东十六年,常为天下最。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B.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C.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D.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与《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持节”含义基本相同。
    B.郡县是我国古代的行政单位,大体相当于今天的省和县。西汉建立后,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C.徭役是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务,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杜甫的《兵车行》就揭露了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D.尚书最早设于战国时期,是掌管文书的官,后来权势渐大,隋代分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以尚书为各部长官,历代多有沿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畿足智多谋,具有远见卓识。在被派往河东时,杜畿对形势作了详细的分析,没有“强攻”,而是采用“智取”,先用计谋困住了卫固。
    B.杜畿临危不惧,成功平定河东。杜畿不顾生命危险,单身前去河东;叛军叛乱时,他单独率领几十名骑兵赶到张辟坚守,与大军一起打败叛军。
    C.杜畿为政有道,深得百姓爱戴。杜畿治理河东郡的时候,推崇宽松惠民的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促生产、行教化,深受百姓爱戴和拥护。
    D.杜畿才能出众,深受太祖赏识。杜畿既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又有突出的治理才能,以至太祖多次把他和立下赫赫战功的萧何、寇恂相提并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张晟寇殽、渑间,南通刘表,固等因之,吾恐其为害深。
    ②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
    (5)杜畿在被太祖派遣镇守河东时为什么反对派大军征剿?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发布:2024/12/9 22:0:1组卷:32引用:7难度:0.5
  • 2647.下列句中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发布:2024/12/9 22:0:1组卷:138引用:11难度:0.8
  • 264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百年孤独》辉煌光芒的照耀下,马尔克斯其他的长篇小说都显得有些孱弱和暗淡——它们的确不能跟《百年孤独》______。《枯枝败叶》只能看成是《百年孤独》的泥坯,是《百年孤独》的“枯枝败叶”;《家长的没落》从兀鹰撕破铁丝网的神奇意象开头,却在作者______的反复涂抹下,渐渐变得暗昧不辨轮廓;《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与作者别的作品相比,毫无野心可言,是作者肌肉快感驱使下的市井逸闻;《迷宫中的将军》以“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尔为原型,试图塑造一个以抗暴为初衷,从而差点儿自己变成暴君的疲惫英雄。这部小说在我看来,艺术成就仅次于《百年孤独》,但格局气象仍不能______。《霍乱时期的爱情》是我看到的马尔克斯的最后一部作品,我不敢相信一个 ______诺贝尔奖作家,会如此罕见地写一部终成眷属的爱情小说。我愿意把它解释成是马尔克斯难得地大发善心,对世人做了一次满怀恻隐的安抚。近三十年来,可以肯定没有哪个外国作家对中国作家的影响超得过马尔克斯,(  ),我承认,对他任何的吹毛求疵,也许只是一个为他庞大身躯投下的阴影所惊骇的后辈,闪在一旁,对其因伟大才可能的斑驳指指点点。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A.相提并论 鞭长莫及 望其项背 名垂青史
    B.等量齐观 力不从心 望尘莫及 名垂青史
    C.相提并论 力不从心 望其项背 声名显赫
    D.等量齐观 鞭长莫及 望尘莫及 声名显赫
    (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迷宫中的将军》以“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尔为原型,试图塑造一个以抗暴为初衷,却差点儿自己变成暴君的疲惫英雄。
    B.《迷宫中的将军》围绕“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尔为原型,试图塑造一个以抗暴为初衷,却差点儿自己变成暴君的疲惫英雄。
    C.《迷宫中的将军》以“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尔为原型,试图塑造以抗暴为初衷,从而差点儿自己变成暴君的一个疲惫英雄。
    D.《迷宫中的将军》围绕“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尔为原型,试图塑造以抗暴为初衷,从而差点儿自己变成暴君的一个疲惫英雄。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事实恰好相反,我这样数落他,会让人误解我有不敬之意
    B.我这样数落他,但事实恰好相反,会让人误解我有不敬之意
    C.我这样数落他,会让人误解,但事实恰好相反,我有不敬之意
    D.我这样数落他,会让人误解我有不敬之意,但事实恰好相反

    发布:2024/12/9 22:0:1组卷:22引用:9难度:0.6
  • 2649.下列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不相同的一句是(  )

    发布:2024/12/9 22:0:1组卷:11引用:2难度:0.8
  • 265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共分6个部分,展陈面积2000平方米,展出照片275张、文物252件。展览当日,人们从四面八方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追寻当年红军走过的足迹。面对80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一位青年人正手托画板,专心致志地        红军长征主题的美术作品,在        的参观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他在谈参观感受时说:“虽然没有亲历长征,通过这个展览,却有        的感觉,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
          长征途中,不仅红军要突破敌人重兵围追堵截,还要战胜大自然中无数艰难险阻,克服饥寒、伤病等种种磨难。红军官兵团结一致,生死与共,以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汇聚 摹写 熙熙攘攘 设身处地
    B.汇流 临摹 川流不息 设身处地
    C.汇流 摹写 熙熙攘攘 身临其境
    D.汇聚 临摹 川流不息 身临其境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长征途中,不仅红军要突破敌人重兵围追堵截,还要战胜大自然中无数艰难险阻,饱受饥寒、伤病等种种磨难。
    B.长征途中,不仅红军要冲破敌人重兵围追堵截,还要战胜大自然中无数艰难险阻,饱受饥寒、伤病等种种磨难。
    C.长征途中,红军不仅要突破敌人重兵围追堵截,还要战胜大自然中无数艰难险阻,经受饥寒、伤病等种种磨难。
    D.长征途中,红军不仅要突破敌人重兵围追堵截,还要战胜大自然中无数艰难险阻,克服饥寒、伤病等种种磨难。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冰山雪岭空气稀薄,沼泽草地渺无人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他们身上表现了出来。
    B.冰山雪岭空气稀薄,沼泽草地渺无人烟,彰显了他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翻过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过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表现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翻过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过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

    发布:2024/12/9 22:0:1组卷:25引用:11难度:0.9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