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14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77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55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子忘了……
    谌容
          外人都说,马老爷子家日子过得和美,从没听见老两口吵吵嚷嚷的。可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美不美的外人哪里知道?事实是,老两口在家天天闹矛盾,没有一天消停的。这不,一大早起来老爷子就气不顺,坐在小饭桌前边黑着脸一声不吭。马奶奶看着气就不打一处来,心说,我一早熬的营养粥,伺候到你嘴边儿了,你不点个赞也就算了,拉着个脸受多大委屈似的,白眼儿狼不识好歹!越想越气,说出来的话自然也就夹枪带棒的:
    “自个儿瞧瞧你这张脸,耷拉得门帘子似的,说出来你别不爱听,活脱脱一张马脸。你们老马家这姓儿可真没白给!”
          对于老伴这尖酸刻薄的“人身攻击”,他根本不屑于口头上反驳,只在心里痛快地还击:“你长得好看?胖得像头猪!”
          每当马老爷子使出这种“最高的轻蔑是无言”的招数,马奶奶总是特别生气,知道他心里肯定没好话。不过,马奶奶一点儿都不傻,心里明镜儿似的,知道老头子为什么犯脾气,不就是他眼面前缺了泡菜嘛!
          自从听营养专家说腌制食品吃多了容易得癌,马奶奶就采取了断然措施:凡是与腌制沾边儿的或者疑似沾边儿的食品统统一并铲除。对于老伴这种“独断专行”的处理,马老爷子虽不以为然,倒也没说什么,直到前两天知道马奶奶把泡菜坛子送给了收废品的,老爷子这才火冒三丈,真急了!
          因为马老爷子仍然固执地认为泡菜是天下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忽然间,伴随他度过了岁岁年年的泡菜坛子说没就没了,彻底断了念想,老爷子岂能不恼?
          为了泡菜的问题,马奶奶把讲座上听来的科学知识讲了又讲。讲完癌细胞的凶狠狡猾之后,马奶奶又回到正题好言相劝:所以说,咱们就别招惹它,忍忍不吃那些养活癌细胞的东西。少吃一口算什么呀,吃得不科学,是要人命的!你不怕死呀?
    “老子活着都不怕还怕死?!”
          马老爷子被老伴叨、叨、叨逼急了时,冒出一句话,能把人怼南墙去!说完他瞥了老伴一眼,就低头点烟不言语了。不过,他知道这一下捅了马蜂窝,新一轮劈头盖脸的叨叨正等着他呢!
          谁料想,今时不同往日,他猜错了!人家马奶奶只是冲他哼哼冷笑两声,狠狠瞪了他一眼,一句话没说,转身甩门走啦!马奶奶这不同寻常的冷处理倒叫马老爷子一愣:老太婆怎么改了脾气?他哪里知道,马奶奶得了高人的指点,气大伤身!养生关键是要养心,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补神就是补心,补心就要天天开心,不生气。
          马奶奶想平心静气地养生,没那么容易!最大的障碍就是老头子。他根本不听专家的话,好在马奶奶也不是轻易服软儿的人,她认准的事必须勇往直前干到底,甭管你老家伙乐意不乐意,反正俩人必须一块儿养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每天,她都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拿着笔记本儿、圆珠笔,等着听专家讲养生。那天医院的专家在电视上讲,老年人要注意“三白”的危害!马奶奶觉得这个信息至关重要,关上电视急忙转身进小屋,要给老头子传达这重要“讲话精神”。谁知马奶奶刚一传达就遇到了老爷子顽强的抵抗——“第一白,就是白肉。”
    “老子吃红烧肉!”
    “不行,那也是肥肉!……第二白,是白糖。”
    “老子吃红糖!”
    “想得美,什么糖都不行!……第三白,是白盐。”
    “废话!傻子都晓得盐是白的!”
          总之,马奶奶说一句老爷子顶一句,他还故意点上烟,表示决不赞同什么“三白”之说,更懒得听老伴的解释。不过,他太了解老伴说到做到的脾气了,从今往后甭想吃上肉啦!他深知口头反对无济于事,绝食抗议也老一套了,必须另辟蹊径方能渡过难关!
          别看马老爷子快八十的人了,脑子转得可不慢,一个瞒天过海的计策很快就被他想出来了。每天中午他按时坐在小饭桌前,看着清汤寡水没滋没味儿的菜也不提意见,还凑合着吃两口。然后,回屋睡一小觉,三点多钟打着遛弯儿的旗号,溜溜达达来到他熟悉的重庆饭馆儿,坐下要一份水煮牛肉,再点一盘口水鸡或者是回锅肉,反正全是他喜欢的肉菜。晚饭照例是粥,他勉强喝小半碗儿糊弄了事。“三白”的难关就被老爷子这么机智地悄悄闯过去了!
          过了些日子,有专家指出:老年人必须多多摄入脂肪、蛋白质才有利于健康,主张多吃肥肉、猪油,鸡蛋也要连蛋黄一块儿吃,否则容易得营养不良、脑萎缩等疾病。马老爷子得知后喜出望外,连声赞道:“这个专家要得!”马奶奶也觉得专家分析得在理,立即改弦更张遵照执行。于是老马家的餐桌上天天轮番土鸡炖肘子、蒜泥白肉、氽丸子……马奶奶尽心研究烹饪技巧,马老爷子吃得高兴笑口常开,老两口意见一致,自然是云开雾散一片祥和。
          一年一度桂花香,又是金秋时节。马老爷子的生日快到了。不知什么朝代传下来的规矩:老年人的生日过九不过十。马老爷子明年满八十,因而今年这七十九岁生日必须格外隆重。马奶奶叮嘱儿子必须去五星级酒店订桌高档酒席,她又通知了邻里朋友一起过来,为的是人气儿旺喜庆热闹。马老爷子见老伴为自己的生日忙里忙外,心里挺感动,说出的话是这样的:
    “你不累呀?!”
          大半辈子了,老两口彼此了如指掌,言外感激之意马奶奶自然是一听就懂的。她没有回应,只呆呆地站在桌前,痴痴地望着灯笼般硕大的寿桃,眼里不经意地泛起了泪光,喃喃自语:
    “我到了这一天,还不定怎么着呢!”
          马老爷子却听见了,立刻接过话来:
    “怕啥子,有我嘛!”
          客人来了,寿宴开始了。满桌的菜,醉人的酒,特别是满屋子的年轻人,青春的气息和着满满的欢声笑语,甜甜的话都是赞美两位老人气色好心态好会养生……马老爷子喝了两杯酒,更显得红光满面、精神矍铄。他站起来准备离席回小屋待会儿,却被年轻人嘻嘻哈哈拉着衣袖求他透露点长寿的独门绝招。马老爷子站定回眸淡淡一笑,悄声道:
    “老子忘了死啦!”
    (《人民文学》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选取生活中的小事,从养生的角度叙述了老两口“矛盾”的爆发到化解的过程,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的健康观念。
    B.面对马奶奶的“人身攻击”,马老爷子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只好在心里还击,颇有点“精神胜利法”的意思。
    C.文中老两口关于“三白”的一段争执,是矛盾的高潮部分,集中体现了马奶奶对养生说法的笃信,也反映出马老爷子的倔强而可爱的一面。
    D.文中有“专家”说要少吃肉,又有“专家”主张多吃肥肉,矛盾的养生观点使老两口的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人身攻击”“独断专行”“讲话精神”等词语,大词小用,形象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和生活情趣。
    B.小说在叙述时,注意了心理描写的运用,及时补充阐明了马老爷子和马奶奶的内心活动,使叙事合乎情理,更为顺畅。
    C.文中不时插入生活俗语和习俗,如“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老年人的生日过九不过十”等,这些语言都使小说更具有烟火气息,读之有亲切感。
    D.马老爷子过生日时,马奶奶“泛起了泪光”“喃喃自语”这一细节,既有马奶奶对两人相伴一生的感慨,也有对马老爷子不理解自己的失落。
    (3)小说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小说最后一段说“老子忘了死啦!”别有趣味,请简要分析。

    发布:2025/1/1 1:0:5组卷:7引用:3难度:0.5
  • 55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和纸质书相比,①
     
    ,易收藏、易携带、易传播……纸质书籍需要空间放置、收藏。电子媒介时代,大量的严肃出版物早已经电子化了,我们出版的学术图书也都会电子化,电子书将会是未来的趋势。但是,②
     
    ,因为当前我们的图书电子化还不够成熟,价格机制、版权保护等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纸质书也有优势,研究一些学术的作品或者需要反复阅读的内容,③
     
    ,未来的纸质书可能更多会向耐读的方向发展。

    发布:2025/1/1 1:0:5组卷:7引用:4难度:0.5
  • 55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近年来,一些个人和机构为了        ,突出视觉冲击,忽视汉字的书写规范、书写技法和文化内涵、审美特征,故意将汉字笔画和结构进行粗俗、草率的夸张变形,创造出一些拙劣的字库字体产品,亟待予以规范。
          规范是美的基础。使用规范汉字,并不是认同个性化的汉字书写,而是审美水平的关键所在。对字库设计者和相关企业来说,需要强化把关意识,提升审美水平。书法是一门艺术,每一种经典字体的诞生都是书法家        、千锤百炼的结晶,都是在取法先人、学习传统、        之后的成果,都融汇着书法家的艺术个性和时代精神的精华。放下浮躁的心态,        练好基本功,才能更好地创新。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不断推进汉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弘扬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优秀文化,才能把汉字最美的特征展示出来,让其更好地服务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独树一帜 煞费苦心 触类旁通 扎扎实实
    B.标新立异 苦心孤诣 融会贯通 扎扎实实
    C.标新立异 苦心孤诣 融会贯通 切切实实
    D.独树一帜 煞费苦心 触类旁通 切切实实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使用规范汉字,并不是拒绝个性化的汉字书写,而是提升审美水平的关键所在。
    B.使用规范汉字,并不是拒绝个性化的汉字书写,而是抓住审美水平的关键所在。
    C.使用规范汉字,并不是认同个性化的汉字书写,而是提升审美水平的关键所在。
    D.使用规范汉字,并不是认同个性化的汉字书写,而是抓住审美水平的关键所在。
    (3)为了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规范书写意识,提高书写能力,学校开展“汉字规范化”活动,为营造活动氛围,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请你结合材料为此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5字以内。

    发布:2025/1/1 1:0:5组卷:14引用:5难度:0.5
  • 55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我有限的认知和经验里,四面孔子雕像还是第一回见到。四面,可以理解为传统的“四至”,即君子修为需要达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目标。当然,四至是递进式的,不同的人实现的目标各不一样,孔子从来不认为每个弟子的修为都应该达到这四至。孔子主张        ,也主张        ,在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岗位上都可以成为有作为的君子。如同这尊雕像一样,虽然指向不同却基于一体,把它们聚合成一体的是学习,向古人学,向社会学,向自然学。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从这层意义上讲,四面孔子立于校园是再恰当不过了。        ,这尊孔子四面雕像在我心中活起来了。我深知孔子作为国人的骄傲,不仅只有“四面”;我们悠久的文化传统中,还有诸子百家,文史英华,巧匠百工,唐风宋韵……在文化日益自觉、日益自信的新时代,中国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日益加深,传统文化之美越来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四面孔子”这样        的作品,正在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打开方式。通过一个古今贯通、中西融汇、文质兼美的文化图景将正徐徐展开,有待我们尽情挥洒、融入其中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有教无类 因人而异 无可辩驳 独具匠心
    B.不耻下问 因人而异 毋庸置疑 别具匠心
    C.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毋庸置疑 独具匠心
    D.不耻下问 因材施教 无可辩驳 别具匠心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一个古今贯通、中西融汇、文质兼美的文化图景将正徐徐展开,有待我们融入其中、尽情挥洒。
    B.一个古今贯通、中西融汇、文质兼美的文化图景正徐徐展开,有待我们融入其中、尽情挥洒。
    C.一个古今贯通、中西融汇、文质兼美的文化图景将正徐徐展开,有待我们尽情挥洒、融入其中。
    D.通过一个古今贯通、中西融汇、文质兼美的文化图景正徐徐展开,有待我们尽情挥洒、融入其中。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四至”这一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古人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B.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些好。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小学教材的内容。
    D.恰恰运气坏,一个“东洋婆”走过来了。

    发布:2025/1/1 1:0:5组卷:3引用:9难度:0.9
  • 55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在早期的现代诗歌起步阶段,胡适、郭沫若等皆主张新诗应与传统文化、古体诗决裂,未免有些矫枉过正。一旦废除古体诗的格律,随之而来便是诗歌创作形式的“极端”自由,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新诗来说,旧的诗歌形式被“废除”,新的诗歌理论尚未建立,这时是诗坛最混乱的时候,许多新诗人简单地将白话当作白话诗。这也是为什么五四时期部分人士反对白话诗,认为新诗不是诗,即便是当时提倡并写作新诗的俞平伯也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中国现行白话,不是做诗的绝对适宜的工具”。
          第一位宣布与古体诗决裂的白话诗人胡适同时也是第一位提出现代诗歌创作理论的学者。胡适提倡“作诗如作文”,即“话怎么说,诗就怎么写”。然而在他的早期诗歌创作中仍然有割舍不掉的传统诗歌的形式:
    寄给在北平的一个朋友      臧晖先生昨夜(作一个)梦,(梦见)苦雨庵中吃茶(的)老僧,(忽然)放下茶钟出门去,飘萧一杖天南行。
          天南万里(岂不)太辛苦?只为智者识(得)重(与)轻。
          (醒来)我自披衣开窗坐,谁人知我(此时)一点相思情!
          比起一面要割裂传统,一面又不自觉的被传统所影响的胡适,郭沫若则是对传统的彻底的断裂者。《天狗》《笔立山头展望》《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诗歌脱尽古体诗的影子,从形式到内容再到思想无不体现着一个“新”字。他所选取的一意象多为现代社会的产物,“地球”“宇宙”“太平洋”皆是现代地理观;工厂的黑烟在他看来是“黑玫瑰”,他的笔下是对工业社会的赞美,对都市文明的憧憬。郭沫若是五四时期与传统文化割裂的最彻底的一位白话诗人,其诗歌创作具有很强的文学创作引领意识,具有很强的“先锋性”。
          真正站在传统与现代的历史交汇点上的诗派应当数“新月派”。闻一多提出诗歌创作应追求“三美”,即“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其中“建筑美”和“音乐美”都体现着对古体诗的继承。“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然不必呆板的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之感。“音乐美”同样是闻一多对古体诗的回归。他对胡适的“自然音节”理论进行了批评,“胡适之先生自序再版《尝试集》,因为他的诗中词曲的音节进而为纯粹的‘自由诗’的音节,很自鸣得意。其实这是很可笑的事。旧词曲的音节并不全是词曲自身的音节,音节之可能性寓于一种方言中,有一种方言,自有一种‘天赋的’音节。声与音的本体是文字里内含的质素;这个质素发之于诗歌的艺术,则为节奏、平仄、韵、双声、叠韵等表象。寻常的言语差不多没有表现这种潜伏的可能性底力量,厚载情感的语言才有这种力量。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所以能将这种潜伏的美十足的充分的表现出来。所谓‘自然音节’最多不过是散文的音节。散文的音节当然没有诗的音节那样完美。……我们若根本地不承认带词曲气味的音节为美,我们只有两条路可走:甘心作坏诗——没有音节的诗,或用别国的文字作诗。”
    (摘编自杜楠玥《割裂还是继承——浅谈中国现代新诗与传统诗》)材料二:
          人教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无论是2000年秋季开始使用的课本,还是2003年秋季开始使用的课本,都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编入现代诗歌单元,且2000年版的课本还有这样的提示:“毛泽东诗词是用古典诗词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说法与老教材如出一辙,即仍然以作者年代和诗作内容作为划分标准。新课标教材似乎有所变化,但提法不够明确,处理不够到位。其单元提示为:“这个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这里选录毛泽东的一首词,正好可以与新诗进行比照。”这个提示语没有“毛泽东诗词是用古典诗词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的说法,与之前的表述有所不同。我认为,提示语表达了这样一些意思:①强调了新诗的内涵及形式特征,即“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新’在用白话写诗”;②就选录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编辑意图作了说明,即“与新诗进行比照”。既然选录《沁园春•长沙》是为了“与新诗进行比照”,那它肯定不是新诗不是现代诗,否则,何以比较?
          总之,课标教材的单元提示可以让我们得出结论:《沁园春•长沙》不是新诗,不是现代诗。然而,以上对新课标教材这一提示语的解读,只是我的主观臆断,不一定符合编辑意图。我猜想,教材长期将《沁园春•长沙》编入现代诗歌单元是事出有因,或许有编辑将《沁园春•长沙》认定为现代诗歌。人教社高中《语文》执行主编顾之川先生认为《沁园春•长沙》是现代诗歌,其理由是“现代人所写,反映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因为过去的教材一直将其编入现代诗歌单元且有“毛泽东诗词是用古典诗词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的说法,师生们一般都将《沁园春•长沙》看作现代新诗。我认为,那些用“古典诗词形式”写成的诗,还是应从形式着眼,称旧体诗好,不宜称“现代诗”,因为按工具书的说法和一般人的观念、习惯,是把“新诗”看作“现代诗”,即把五四后出现的那种形式自由,不拘字数、句数、平仄等的新体诗看作“现代诗”的。既然是“旧体”形式,何“现代”之有?“现代诗歌”中的“现代”,应从形式着眼而不应从作者年代和诗作内容着眼。
          如果以作者年代为分类标准,五四前的看作“旧诗”“旧体诗”,五四后的看作“新诗”“现代诗”,这样的划分没有丝毫意义,它并未揭示“新”“旧”不同的形式特征。如果以内容为分类标准,划分出来的类应该是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而不应是旧诗、新诗、现代诗。再说,诗作表达的内容情感,“新”“旧”难以截然分开:《诗经》中的《氓》、乐府中的《孔雀东南飞》等表达的爱情内容和爱情情感,现代诗不表达这样的内容和情感?
          毛泽东把自己的诗词看作旧体诗。他在《给臧克家和各位同志的信》中说:“遵嘱将记得起来的旧体诗词,连同你们寄来的八首,一共十八首,抄寄如另纸,请加审处。这些东西,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题材束缚思想,又不易学。”显然,这18首旧体诗包括《沁园春•长沙》,而他将自己的旧体诗词与新诗对比,让我们看到他的诗词不是现代新诗。
    (摘编自邓木辉《<沁园春•长沙>不是现代诗》)(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诗的起步阶段,文学界存在一些激烈观点,例如认为现代新诗应与传统文化决裂,才能摆脱封建桎梏,但这种观点在实践层面具有较大困难。
    B.即使胡适作为最早提出现代诗歌创作理论的学者,但其早期诗歌的创作,也无法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这展现出现代诗歌发展中的桎梏。
    C.郭沫若作为与传统决裂最彻底的诗人,“先锋性”意识贯彻其文学创作始终,他的许多现代诗都体现了一个“新”字,这是文学进步的表现。
    D.属于新月派诗人的闻一多,提出了“三美”理论,三美理论是对于传统诗词和现代新诗的理性融合,据此他批判了胡适的“自然音节”理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沁园春•长沙》多次被编入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的现代新诗单元,但其是否能算作现代新诗还值得讨论,但其形式属于古典诗词是毫无争议的。
    B.人教社高中《语文》执行主编顾之川先生认为《沁园春•长沙》属于现代诗,主要是从诗人本身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情感上来谈的,但有异于一般人的判断标准。
    C.作者认为探究《沁园春•长沙》是否属于现代诗的范畴,最好从形式上着眼,从作者年代和诗作内容两方面着眼丝毫没有意义,因为无法揭示“新旧”形式特征。
    D.毛泽东把自己的诗词看作为旧体诗,并不愿意正式发表,更不提倡,是因为担心不利于青年成长,他比较推崇形式自由的现代新诗,那有利于青年解放思想。
    (3)根据材料,下列哪一项符合闻一多先生的“三美”主张
     

    A.醒呀/从睡乡醒回/晨鸡声沥沥在相催/看呀/鸽子起来了/她们在碧落里翻飞/霞织的五彩衣裳/悬挂在弯弯月钩上/日神也捧着金镜/等候你起来梳早妆/
    B.“轮船要煤烧/我的脑筋中每天至少要/三四立方尺的新思潮/Stendhal哟/HenriBeyle哟/你这句警策的名言/便是我今天装进了脑的无烟煤了/
    C.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盼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
    D.云灰灰的/再也洗不干净/我们打开雨伞/索性涂黑了天空/在缓缓飘动的夜里/有两对双星/以乎没有定轨/是时远时近
    (4)结合材料一,概括五四以来的现代新诗创作出现了哪些主张。
    (5)根据上述文本,分析《寄给一个在北平的朋友》是否算一首现代新诗?

    发布:2025/1/1 1:0:5组卷:2引用:3难度:0.6
  • 55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交叉路口,红灯亮起。120急救车被前方按规定停车的私家车挡住。由于病人情况危急,急救车驾驶员不断鸣笛,私家车司机见状,看准绿灯方向暂无车辆通行,果断闯红灯左拐,为急救车让出一条通道,急救车顺利通过了路口,为抢救病人争取了足够的时间。按照新交规,私家车司机接受了记6分、罚款200元的处罚。监控视频流传到网上后,广大网友呼吁取消处罚。交警通过查看监控录像,特事特办,马上取消了对私家车司机的处罚。
          在这支共同谱写的救助生命的“爱”的协奏曲中,私家车司机、网友、急救车司机和交警,谁最值得你崇敬?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和看法,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5/1/1 1:0:5组卷:7引用:16难度:0.7
  • 557.请指出下面推理中的逻辑错误类型。
    (1)我读了一篇小小说,只有一千字,是一位上海女作家写的,后来那篇小小说得了奖。你写的这篇也一千字,你也是一位上海女作家,也一定能得奖。
    (2)运动可以使人身体健康,热是一种运动,所以,热可以使人身体健康。
    (3)现如今,人们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接受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因此许多人的思想都被禁锢在书本之中。

    发布:2025/1/1 1:0:5组卷:7引用:2难度:0.7
  • 558.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
          (1)民间素有“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之说。一到冬季,很多人会选择一些温补的食物来抵御寒冷,但专家提醒,人的情况不同,进补的策略也应不同,有人适合清补,有人适合温补,有人适合大补,有人适合小补。盲目进补的效果往往比较差。
          (2)在网络短视频中,有人倡议多喝热粥,如红枣芝麻粥、腊八粥、小米麦仁粥,认为这三种热粥营养丰富,有助于摄入热量和营养。多喝热粥没有错,但将它当作唯一的进补策略显然不行,水果、蔬菜、肉类的进补同样重要。

    发布:2025/1/1 1:0:5组卷:2引用:4难度:0.7
  • 55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图所示漫画给我们以启示,请结合启示与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体现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5/1/1 1:0:5组卷:4引用:6难度:0.5
  • 56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史记•孔子世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了司马迁对孔子的赞美和景仰。
    《易经•系辞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意思是君子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谄媚,与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往不轻慢。
          先贤的这些言论,至今影响着个人、集体乃至国家之间的关系和交往。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5/1/1 1:0:5组卷:13引用:2难度:0.7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