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311.孔子是春秋时代哪国人( )
发布:2025/1/3 7:0:1组卷:1引用:1难度:0.5312.应用文写作。
请你代××职业中专学校××专业毕业生×××写一份求职自荐信。
要求:(1)200字左右;(2)符合自荐信的写作格式和要求。发布:2025/1/3 7:0:1组卷:7引用:1难度:0.6313.依次填入下列各向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①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不能_______用事。
②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家长和学校加强联系与______是必要的。
③_______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______绝对不能骄傲,何况我们的工作做得还并不好呢?发布:2025/1/3 7:0:1组卷:5引用:3难度:0.6314.张兵生病要请假三天。请你以家长赵红云的身份给班主任王老师写一张请假条。要求:格式正确,内容具体。
发布:2025/1/3 7:0:1组卷:1引用:1难度:0.83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河是有远方的水。流水不腐,当水有了远方,有了里程,才算真正的河。”人生就像一条河,只有坚定地前行,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河道,才能展现蓬勃的生气,才能到达心心念念的远方。
请以“奔向远方”或“远方的召唤”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两个题目任选一个;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700字;④文中不得透露本人相关信息。发布:2025/1/3 7:0:1组卷:7引用:3难度:0.531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发布:2025/1/3 7:0:1组卷:1引用:1难度:0.5317.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聚焦文化认同功能,推动传统现代融合。准确把握节日文化的文化认同功能,是节日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立足点。文化认同既是节目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节日文化不断发展的基础条件。节日文化由时间制度的确定,价值观念的形成,仪式活动的内容方法、用品和饮食习俗等一系列文化内容构成。这些构成要素,无不是在集体协商,反复调适、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是群体意志和文化认同的产物,构成由“我”到“我们”的节日文化记忆。传统节日对文化传承和社会凝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弘扬节日文化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传统节日与现代节假日体系融合,成为创新节日文化的重要举措。
保持公共性前提,丰富节日文化内涵。保持公共性是节日文化创新前提,在制度、习俗,仪式等公共事项创新基础上实现节日文化创新,是节日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宝贵经验。历史上,在公共性前提下进行节日文化创新是一种常态。近年来,我国在节日文化公共性创新上取得卓有成效的成绩。比如,“春运”作为当代中国春节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相关部门和行业重视,全局性的交通系统总动员、主流媒体全程报道等一系列举措,使“春运”成为中国节日的独特景观,形成丰富多彩的现代春节文化。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新的节日文化传统已经蔚然成风。在交流互鉴中保持定力,让“节”味恒久流传。文化传承不是简单重复和“原汁原味”的拷贝,文化总是在交流中繁荣,在互鉴中获得创造力。在国际化,信息化条件下,节日文化如何在频繁的交流互鉴中保持自我?立足当下,首先要认清什么是不能丢的,什么是随着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需要加以调试和不断丰富的。比如,重视家庭,热爱家乡的优秀传统不但不能丢,而且还要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进一步加强。
创新节日文化,我们要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强化应对时代变迁的调适能力,提高运用新手段新彤式的创造能力,增强有我而不排他的文化定力,进而建设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彰显鲜明时代特征的节日文化体系。
(选自《人民日报》作者李松,有刷改)(1)下列对文章中文化认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准确把握节日文化认同功能,是节目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落脚点。
B.文化认同是节日文化发展的原动力和基础条件。
C.节日文化是在集体中发展形成的,体现集体意志。
D.传统节日与现代节假日体系融合是强化节日认同重要的举措。
(2)下列不属于文中提到的中国节日创新发展的举措的是
A.聚焦文化认同功能,推动传统现代融合。
B.保持公其性前提,丰富节日文化内涵。
C.取其精华,弃其糟柏,批判继承。
D.在交流互鉴中有我面不排他。
(3)下列对文本语言和写作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本文按照总分的结构方式组织材料,层次条理清晰。
B.“春运”运用举例论证证明我国在节日文化公共性创新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C.本文观点新颖、主题鲜明,语言整饬华丽。
D.本文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发布:2025/1/3 7:0:1组卷:4引用:2难度:0.5318.(1)青,取之于蓝,
(2)天生我材必有用,
(3)人生如梦,
(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5)千呼万唤始出来,发布:2025/1/3 7:0:1组卷:1引用:1难度:0.7319.文言翻译。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项伯杀人臣活之。发布:2025/1/3 7:0:1组卷:3引用:1难度:0.63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发布:2025/1/3 7:0:1组卷:0引用:1难度: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