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植物在高盐胁迫下会产生大量H2O2和MDA(膜脂过氧化物)。LEA蛋白在植物遭受重大非生物胁迫时(如:盐害)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科研人员将耐盐酵母LEA蛋白基因NLEAs导入大豆培育转耐盐基因大豆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取NLEAS基因,可从酵母中提取总RNA,经 逆转录逆转录过程得到cDNA,再经PCR技术进行大量扩增。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需要用到的有关酶是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若用同种酶切割载体后得到的一个末端序列为
,则与该载体末端连接的NLEAS基因末端序列是 
。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具有终止子,终止子是指 位于基因尾端,使转录终止的特殊DNA片段位于基因尾端,使转录终止的特殊DNA片段。
(3)将NLEAs基因导入大豆细胞,常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的作用是 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
(4)科研人员从转耐盐NLEAs基因大豆根部提取到了大量LEA蛋白,但还是无法说明该基因工程操作是否成功,还需要从个体水平上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结合题干信息,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将长势一致的野生型大豆和转基因大豆幼苗种植在高盐土壤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并比较两种植株产生的H2O2和MDA含量
预期实验结果:转基因大豆比野生型大豆产生的H2O2和MDA含量更少实验思路:将长势一致的野生型大豆和转基因大豆幼苗种植在高盐土壤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并比较两种植株产生的H2O2和MDA含量
预期实验结果:转基因大豆比野生型大豆产生的H2O2和MDA含量更少。


预期实验结果:转基因大豆比野生型大豆产生的H2O2和MDA含量更少
预期实验结果:转基因大豆比野生型大豆产生的H2O2和MDA含量更少
【考点】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
【答案】逆转录;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位于基因尾端,使转录终止的特殊DNA片段;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实验思路:将长势一致的野生型大豆和转基因大豆幼苗种植在高盐土壤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并比较两种植株产生的H2O2和MDA含量
预期实验结果:转基因大豆比野生型大豆产生的H2O2和MDA含量更少

预期实验结果:转基因大豆比野生型大豆产生的H2O2和MDA含量更少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9引用:2难度:0.7
相似题
-
1.通过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可以实现目的基因的定点诱变。如图为基因工程中获取突变基因的过程,其中引物1序列中含有一个碱基T不能与目的基因片段配对,但不影响引物与模板链的整体配对,反应体系中引物1和引物2的5′端分别设计增加限制酶a和限制酶b的识别位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1/19 10:30:1组卷:132引用:5难度:0.7 -
2.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与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ddNTP按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加到正在复制的DNA子链中后,子链的延伸立即终止。现通过PCR技术获得被标记且以碱基“T”为末端的、不同长度的DNA子链片段。在反应管中已经有单链模板、引物、相关的酶和相应的缓冲液等,还需加入的原料是( )
①dCTP,dGTP,dATP
②dGTP,dATP,dTTP,dCTP
③α位被32P标记的ddTTP
④γ位被32P标记的ddTTP发布:2024/10/26 17:0:2组卷:30引用:1难度:0.6 -
3.目前研究混杂DNA群体中的特异DNA序列,一般基于两种不同的方法,即DNA克隆和DNA分子杂交,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1/22 4:0:1组卷:25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