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人们主要采用粉碎后堆肥还田的方法处理大量枯枝落叶。在堆肥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小明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的探究实验,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 甲组 | 乙组 |
实验材料及数量 | 形状、大小相似的杨树落叶10片 | 同甲组 |
实验材料处理 | ①清洗,灭菌;②置于无菌环境 | ①清洗,灭菌;②接种细菌;③置于无菌环境 |
控制条件 |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A |
实验现象 | 一周后杨树叶无变化 | 一周后杨树叶出现腐烂 |
(1)补充实验记录表:表中A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该实验的变量是
细菌
细菌
。(3)实验时取10片杨树叶而不是1片的主要目的是
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5)小丽认为小明设计的实验结果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实验次数太少,缺少重复实验
实验次数太少,缺少重复实验
。【考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答案】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细菌;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实验次数太少,缺少重复实验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5 1:0:8组卷:2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如图所示,保存不当的面包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呢?某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操作 恒温培养(1周) 实验结果 甲 将质量、大小、形状相同的四块面包片分别放入四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中,经过高温处理后待用。 加入少量清水,将瓶口塞紧 25℃ 发霉 乙 加入少量清水,将瓶口塞紧 5℃ 不发霉 丙 不加清水,将瓶口塞紧 25℃ 不发微 丁 不加清水,将瓶口塞紧 5℃ 不发得
(2)甲与乙两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3)对比
(4)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是发布:2025/1/16 8:0:1组卷:4引用:0难度:0.5 -
2.张宁同学有天观察到一块腐烂的肉上有一些蛆(苍蝇幼虫),他产生了疑问“蛆是从哪儿来的呢?”请你根据以下材料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帮助张宁同学解开这个疑团.(实验材料:①两个相同的玻璃碗 ②两块大小相同的新鲜猪肉③纱布)
(1)提出问题:腐烂肉上的蛆是从哪儿来的
(2)作出假设:
(3)制定实验计划:将两块大小相同的猪肉分别放在两个同样大小的A、B玻璃碗中,A碗碗口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发布:2025/1/17 8:0:2组卷:7引用:1难度:0.5 -
3.张宁同学有天观察到一块腐烂的肉上有一些蛆(苍蝇幼虫),他产生了疑问“蛆是从哪儿来的呢?”于是,他打算做如下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做:(实验材料:①两个相同的玻璃碗 ②两块大小相同的新鲜猪肉 ③纱布)
(1)提出问题:腐烂猪肉上的蛆是从哪儿来的?
(2)作出假设:
(3)制订计划:将两块大小相同的猪肉分别放在两个大小相同的A、B玻璃碗中,A 碗的碗口覆盖有纱布,B碗碗口要
(4)实施计划:(略)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6)以上实验设置的变量是发布:2025/1/17 8:0:2组卷:8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