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问题。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龙山雪》
张岱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界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②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③。坐久清冽,苍头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⑤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界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注释】①雾:雨后或雪后转晴。②李界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③呆白:苍白。④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⑤欱(hē):同“喝”。
(1)张岱,字宗子,号 陶庵陶庵,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朝代)文学家。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拥毳衣炉火 裹、围裹、围
②独往湖心亭看雪 独自独自
③雾凇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白汽弥漫的样子
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还还
(3)把【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4)下列关于【甲】文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D
A.“是日更定矣”中的“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B.“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写出了雪后西湖寂寥空旷的景象。
C.作者用“痕”“点”“芥”“粒”等量词,把人的渺小与天地的广阔进行对比,充满了画面感。
D.文章结尾饱含深意。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道出了作者的“痴”情,也道出了舟子对作者的指责。
(5)用“/”给【乙】文中画浪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
(6)【甲】、【乙】两文都运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请从【乙】文中找出运用白描手法描写山间雪景的句子。
(7)【甲】、【乙】两文均是情景交融的佳作。请简要谈谈张岱在两文中描绘雪景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答案】陶庵;明末清初;裹、围;独自;白汽弥漫的样子;还;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19 15:0:9组卷:21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鱼我所欲也》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发布:2024/12/27 0:30:2组卷:27引用:4难度:0.7 -
2.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 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①曰:“为之奈何?”咎犯曰:“战陈②之事,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辞咎犯,问雍季,雍季对曰:“以诈伪遇人,虽愈利,后无复。君其正之而已矣。”于是不听雍季之计,而用咎犯之谋,与楚人战,大破之。还归赏有功者,先雍季而后咎犯。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也。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也哉!”
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
(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有删减)【注】①咎犯:春秋时晋国的大臣。后文雍季也是晋国的大臣。②战陈:借指作战。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蹴尔而与之
②不辩礼义
③雍季对曰
④辞咎犯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②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也哉!
(3)【甲】【乙】两个文段都运用了
(4)【甲】【乙】两个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请简要分析。发布:2024/12/27 0:30:2组卷:22引用:3难度:0.6 -
3.文言文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注释: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1)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何以战/何陋之有
B.又何间焉/遂与外人间隔
C.是则可矣/不知木兰是女郎
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
(2)【甲】【乙】两段文字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4引用:4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