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帕瓦罗蒂的“椅子观”
陈鲁民 ①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去世了,人们纷纷在怀念他,怀念他那响遏行云的歌声,也怀念他不懈奋斗的一生,我不由地想起了他的“椅子观”。
②帕瓦罗蒂生前在回顾自己走过的成功之路时说:“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我兴趣广泛,有很多爱好和目标……父亲告诫我说:‘孩子,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就会掉到两把椅子之间的地上。在人生道路上,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
③“经过反复考虑,我选择了唱歌。于是,经过七年的不懈学习,终于第一次登台演出。又用了七年,才得以进入大都会歌剧院。而第三个七年结束时,我终于成了歌唱家。要问我成功的诀窍,那就是一句话:请你选定一把椅子。”
④“选定一把椅子”,就是要专心致志干好一件事。
⑤森林里有一种鼯鼠,能飞但飞不远,能爬树却爬不快,能挖洞只是挖不深,看着是一身本事,却都不大管用,很容易成为食肉动物的口中餐,吃亏就在于没把一门技术学精。同样道理,贪心的猎人要追向五个方向跑的兔子,也只能是一无所获。所以老百姓说“行行通不如一行精”“一招鲜,吃遍天”等。一个人业余爱好尽可广泛些,但干事业则一定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选定一把椅子”,然后聚精会神干下去,做到“术业有专攻”。
⑥古往今来,凡有大成就大建树者,无不如此。李时珍选定的是采集中药治病救人的“椅子”,莱特兄弟选定的是造飞机这把“椅子”,巴尔扎克选定的是写小说这把“椅子”,他们都成功了。尽管一开始他们并不被人看好,尽管他们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可世界上哪有不付出代价就轻易成功的好事呢?
⑦当然,“选定一把椅子”,有个关键因素,就是“椅子”一定要选准选对。放眼望去,满世界都是“椅子”,花花绿绿,琳琅满目,但哪一把更适合你,却要认真思量,精心挑选。譬如帕瓦罗蒂,他从小就声带好、音域宽、乐感强,父亲和老师都认为他是唱歌的料,因而朝着这条路走下来,就比较容易成功。一旦选定“椅子”,就应该坚定不移地为坐稳坐好这把“椅子”而努力奋斗,像帕瓦罗蒂那样,用一个又一个七年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才有了《我的太阳》那样绕梁三日的金石之音。
⑧人生苦短,应当心无二用。当我们在欣赏帕瓦罗蒂留下的穿云裂石的美妙歌声时,也请记住他宝贵的人生经验——“选定一把椅子”。
(1)下列句中的引号与第①段画线句中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DD
A.所以俗语有“行行通不如一行精”“一招鲜,吃遍天”等。
B.有个关键因素,就是“椅子”一定要选准选对。
C.巴尔扎克选定的是写小说这把“椅子”。
D.才有了《我的太阳》那样绕梁三日的“金石之音”。
(2)阅读第⑤⑥段,回答问题。
A.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 举例论证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作用是 具体论证了没有集中精力、聚精会神会导致失败或消极后果,从反面强调了干事情的过程中专心致志的重要性。具体论证了没有集中精力、聚精会神会导致失败或消极后果,从反面强调了干事情的过程中专心致志的重要性。。
B.第⑥段画线句使用了 反问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是 强调了成功来之不易,取得成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或努力强调了成功来之不易,取得成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或努力。
(3)帕瓦罗蒂的“椅子观”具体含义是 一个人要有所成就(要干好一件事),就应选准选对一个目标,坚定不移地为之努力一个人要有所成就(要干好一件事),就应选准选对一个目标,坚定不移地为之努力。
(4)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CC。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第⑦段主要论述了 “选定一把椅子”的关键因素在于选准选对目标“选定一把椅子”的关键因素在于选准选对目标,与上文的论述在思路上形成了 递进递进的结构特点。
【考点】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文段结构和论证思路.
【答案】D;举例论证;具体论证了没有集中精力、聚精会神会导致失败或消极后果,从反面强调了干事情的过程中专心致志的重要性。;反问;强调了成功来之不易,取得成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或努力;一个人要有所成就(要干好一件事),就应选准选对一个目标,坚定不移地为之努力;C;“选定一把椅子”的关键因素在于选准选对目标;递进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9 8:0:8组卷:2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今世界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在世界的各个地区,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经济的现代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比较富裕,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却越来越空虚。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如吸毒、犯罪、艾滋病、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发展中国家把现代化作为自己的目标,人们重视技术、经济、贸易、利润、金钱,而不重视文化、道德、审美,不重视入的精神生活。总之,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一种危机和隐患;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压倒一切的统治地位,而精神的生活和精神的追求则被忽视,被冷淡,被挤压,被驱赶。这样发展下去,人就有可能成为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单纯的技术性的动物和功利性的动物。因此,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下拯救精神,就成了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呼声。
(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A.当今世界的倾向是: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
B.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是当今世界的一个严重问题。
C.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下拯救精神,是时代的要求。
D.世界面临着追求物质、功利,忽视文化精神的危机与隐患。
(2)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B.正反论证 对比论证 C.例证法 喻证法 D.例证法 对比法 发布:2025/1/3 8:30:2组卷:1引用:1难度:0.5 -
2.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比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在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的人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
古代人说的话是无法听见的了,幸而留传下来一些古代的文字。文字虽然不是语言的如实记录,但是它必得拿语言做基础,其中有些是离语言不太远的,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对古代语言的演变获得一定的认识。为了具体说明古代和现代汉语的差别,最好拿一段古代作品来看看。下面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战国策》里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篇的头上一段: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把这一段用现代话来说一遍,就会发现有很大的差别。不能光看字形。光看字形,现代不同的字只有四个:昳、曰、孰、吾。可是联系字的意义和用法来看,真正古今一致的,除人名、地名外,也只有12个字:八、我、能、城、国、不、客、从、来、坐、谈、问。大多数的字,不是意义有所不同,就是用法有些两样。大致说来,有三种情形。
(选自吕叔湘《语言的演变》)(1)对选文加点词句指代的对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样”指的是“运动、变化、发展”。
B.“同一种语言”既包括同一个国家的语言,也包括同一民族、同一时代的语言。
C.“文字”指的是“书面记载”。
D.“这些”指的是“离语言不太远的文字”。
(2)选文第一段关于朱熹与孔子的故事,要证明的观点是
A.语言跟世界上其他万事万物一样也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B.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易觉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C.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会经历不同的变化,从而形成方言。
D.古人说的话,后世的人是听不懂的,需要借助文字来理解。
(3)根据选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的演变不仅有地域的差异,也有时代的差异。
B.作者通过研究古代的文字记录来获得对古代语言的一定的认识。
C.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最大的差别体现在语音和语法方面。
D.古代典籍记录的文字必须以语言为基础,但有些离语言是比较远的。
(4)选文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A.假设论证
B.引用论证
C.举例论证
D.对比论证发布:2025/1/3 7:30:1组卷:1引用:1难度:0.5 -
3.不适合作为读书与成功论据的一句名言是( )
发布:2025/1/3 8:0:45组卷:3引用:1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