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
你选对合适的运动时间了吗?
郭童 ①现代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因此,投身于锻炼中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你选对适合运动的时间了吗?
②生命在于运动,人们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许多人天没亮就起床锻炼,认为活动筋骨后能行气活血、强健体魄,为忙碌的一天做好准备。那么,清晨锻炼身体真的好吗?
③其实太早运动对身体无益。清晨太阳未升或刚升,植物光合作用不足,氧浓度相对较低,且经过一夜的城市废气积累,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建议还是在太阳升起后再进行运动锻炼。此外,人体血压在早晨6点至8点迎来第一个高峰期,运动会增加心脏负荷,升高血压,尤其对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不宜太早进行体育锻炼。若想早上锻炼,建议以和缓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早操、太极拳等,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④那么,中午锻炼身体又怎样呢?
⑤若在这个本应养精蓄锐的时间运动,会使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变得活跃起来,毛细血管会扩张,心脏功能、心血管功能会处在较高的工作状态,肌肉、内脏系统也都会处于高强度的运转中。在运动完30至40分钟后,运动带来的效应会消失,身体也会处于相对疲乏的状态,从而给下午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人体自我修复所需的时间是恒定的,只有保持足够的休息才能使人体的新陈代谢保持平衡,如果休息时间不够,并长期过度透支自己的身体,也是对健康有害的。
⑥实际上,傍晚锻炼效果较好。
⑦在机体对运动的反应中,生物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体体力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受机体“生物钟”的控制,一般在傍晚达到高峰。比如,人体新陈代谢率在16:00到17:00达到高峰,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也达到最佳状态;心脏跳动和血压的调节在17:00到19:00间最平衡,而身体嗅觉、触觉、视觉等也在17:00到19:00间最敏感。我们锻炼刚开始时,可以进行一些舒缓不流汗的运动,如拉伸为主的瑜伽、散步、太极等。热身到达一定程度后可选跳舞、快走、慢跑、游泳等,在灯光好的广场还可打乒乓球、羽毛球等。此外,晚上锻炼与睡觉的时间间隔应在2小时左右,至少不低于1小时。
⑧到底什么时候健身最科学呢?专家认为,人体的最佳运动时间段有两个:一个是上午10点到11点,早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汽车尾气含量较高,阳光照射之后这些物质会逐渐消散,10点左右的空气质量较佳,适宜户外运动;一个是下午4点到6点,人体的体力一般在傍晚达到高峰,此时运动效果最佳。
(有删改)(1)下列说法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DD
A.早上运动对人的身体无益,因为清晨氧浓度低,空气质量比较差。
B.中午运动会使身体处于相对疲乏的状态,给下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C.人体体力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受机体“生物钟”的控制,在傍晚达到高峰。
D.小明一般晚上十一点睡觉,那么他最好在九点左右结束锻炼。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C
A.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运动时间,主要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
B.第⑥段中加点字“较”可以删去,不会对句子的意思产生影响。
C.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依次说明了运动时间的选择和运动项目的选择。
(3)阅读“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链接材料)小明的爷爷患有高血压,他很喜欢在清晨7点30分左右出门,然后到旁边的社区公园和老同事王爷爷打乒乓球。
①假如你是小明,为了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你会推荐爷爷在什么时候去锻炼?为什么?
②你觉得爷爷一到公园就打乒乓球的习惯好吗?你会提出什么建议?
【答案】D;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3 8:0:1组卷:6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我国造园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展现着独特的风格。
中国园林在建造之先,首先考虑的是静观与动观的问题。所谓静观,就是园中给游者留有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庭院专主静观;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的网师园,妙在静中生趣;后者如苏州的拙政园,奇在移步换景。立意在先,文循意出,动静之分,要看园林面积的大小。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我曾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而且要有画意。窗外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是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
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立峰是一种抽象雕塑品;美人峰细看才像;鸳鸯厅的前后梁架形式不同,不说不明白,一说才恍然大悟,竟寓鸳鸯之意。过去有些园名如寒碧山庄、梅园、网师园都可以顾名思义,园内的特色分别是白皮松、梅、水。尽人皆知的西湖十景,更是佳例。
(1)请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中国园林的总体特点。
(2)请分别概括1—4段的内容。
(3)第2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发布:2025/1/3 9:0:2组卷:5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各题。
旗袍的起源
王贤笙《左传》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中华服饰文化可谓源远流长,灿若星汉。肇始于20世纪民国时期的旗袍,以其体现的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
中华女性的着装一向是严肃的,“霓裳羽衣”也好,“凤冠霞帔”也罢,无不体现对雍容华贵的追求,但女性无论如何也遮掩不住对美丽、浪漫的渴望,旗袍的出现或许因为如此吧。
关于旗袍的起源,学术界的争论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主要观点大致有五种。第一种以周锡保先生《中国古代服饰史》为代表,认为旗袍是从清代旗女的袍服直接发展而来。但也有学者认为:“民国旗袍虽然具有类似于旗女袍服的形式,却不再具有旗女袍服的涵义,如果完全认为民国旗袍是直接由旗女袍服发展而来,未免有失偏颇。”
第二种以袁杰英教授《中国旗袍》以及包铭新教授《近代中国女装实录》为代表,认为旗袍和旗女袍服有一定继承关系,但同时认为旗袍的源头应是西周麻布窄形筒装或先秦两汉的深衣。江南大学崔荣荣教授也在著作《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全集》中说:“有些人质疑旗袍是满族服饰,我认为这些认知是片面和表面化的,汉族的袍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满族的袍和褂的历史渊源又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我想很容易得到。”国学大师章太炎亦认为:“昔诸葛亮造筒袖铠……满洲之服,其筒袖铠之绪也。”将满族袍服的源头追溯到三国时期的蜀汉服饰。
第三种以王宇清《历代妇女袍服考实》为代表,认为中国妇女所穿的袍,远溯周、秦、汉、唐、宋、明时代,并不是只有清代旗女才穿袍服。他认为旗女袍服对民国旗袍有影响,但不认为二者有继承关系,认为民国旗袍称之为“旗”袍并不合适,他倡导旗袍改名为“祺袍”,并把“台北旗袍研究会”改名为“台北祺袍研究会”。多年以来,台湾服装界人士一直呼吁为“祺袍”正名。
第四种以卞向阳教授《论旗袍的流行起源》为代表,认为旗袍是中国服装传统的西化变异。它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同时又结合了西式裙装的搭配形式,为中西服饰交融的设计典范。他同时认为“旗袍”名称的起源是一种“误称”,他认为较早倡导旗袍的群体是受西学影响较深,追求男女平等、反对封建礼教的都市新女性,她们绝大多数是汉族人,她们的祖先在清初经过流血抗争才为汉族妇女取得不穿满式服装的权利,她们不可能去复辟帝制时代的、异族压迫者的服饰,所以旗女袍服在民国复辟的条件并不具备。
第五种观点认为女子穿旗袍是蓄意模仿男子着装、醉心于男女平权的结果。张爱玲是这一观点的拥趸。她在《更衣记》里写道:“五族共和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清朝,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因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她们初受西方文化的熏陶,醉心于男女平权之说,可是四周的情形与理想相差太远了,羞愤之下,她们排斥女性化的一切,恨不得将女人的根性斩尽杀绝。因此最初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张爱玲一语中的,这一时期的旗袍使用直线裁制法,使胸、肩、腰、臀尽显平直,完全封杀了女人的曲线。此说将旗袍的兴起归因为男女平权的产物,这对现代人来说简直匪夷所思。
旗袍承载着文明,追随着时代,凝结了整个民族上千年的服装文化精华,成为中华女性最具代表的传统服装。
(1)关于旗袍的起源,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周锡保认为旗袍是从旗女袍服直接发展而来的。
B.章太炎、崔荣荣都认为满族袍服本源为古代汉服。
C.袁杰英、包铭新和王宇清都认为旗袍和旗女袍服有继承关系。
D.卞向阳认为旗袍源于中西服饰交融,否认旗袍是旗女袍服的复辟。
(2)关于旗袍不起源于旗女袍服的原因解说,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崔荣荣认为汉族袍服历史悠久,是满族的袍和褂的渊源。
B.王宇清认为中国妇女袍服历史悠久,并不是只有清代旗女才穿袍服。
C.卞向阳认为汉族新女性没有理由复辟异族压迫者的服饰。
D.张爱玲认为是旗袍是清教徒的服饰,与清代旗女袍服无关。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旗袍的出现源于女性对雍容华贵的追求和对美丽、浪漫的渴望。
B.将“旗袍”改名为“祺袍”,本质上没有改变。
C.最初的旗袍尽显平直,完全封杀了女人的曲线,以致于当时的妇女排斥女性化的一切。
D.前三种有关旗袍的起源说,其代表性观点都肯定了旗袍与旗女袍服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发布:2025/1/3 9:0:2组卷:5引用:1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2001年1月10日,在新的一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这一成就,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上天的日子又进了一大步。”
②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神舟”飞船四战四捷,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特别是“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
③进入新的一年,整个中国都在期盼着这一时刻的早日来临。
④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时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⑤9时10分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
⑥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1)“整个中国都在期盼着这一时刻的早日来临”中“这一时刻”指的是
A.2002年12月30日
B.2003年10月15日
C.1957年10月4日
D.2005年10月12日
(2)第①自然段画线句子引用美国一家报纸的说法有什么作用?
(3)简述最后一句话独立成段的意义。发布:2025/1/3 9:0:2组卷:0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