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①鲈鱼的驯养:针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14d,用普通饲料投喂,备用,
②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饮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
③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
④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947.2%.
⑤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表.
蛋白酶活性(U/mg | 脂肪酶活性(U/mg) | 淀粉酶活性(U/mg) | |
对照组 | 1.09 | 0.08 | 0.12 |
实验组 | 1.71 | 0.10 | 0.13 |
(1)步骤①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
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
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
;实验前的驯养是为了让鲈鱼适应实验养殖环境
让鲈鱼适应实验养殖环境
.(2)步骤②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
温度不能过高
温度不能过高
,其原因是高温会使植酶变性而失去活性
高温会使植酶变性而失去活性
.(3)步骤③中还应控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
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
.(4)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肠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肠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5)推测鲈鱼的食性并说明理由:
肉食性其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
肉食性其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答案】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让鲈鱼适应实验养殖环境;温度不能过高;高温会使植酶变性而失去活性;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肠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肉食性其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小宇正在测试不同因素对酶活力的影响,控制实验组1的pH为8,实验组2的温度为40℃,最后将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图(如图)。以下能支持小宇实验结果的曲线图是( )
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22引用:4难度:0.6 -
2.胰脂肪酶是肠道内脂肪水解过程中的关键酶,板栗壳黄酮可调节胰脂肪酶活性进而影响人体对脂肪的吸收。为研究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
(1)胰脂肪酶可以通过
(2)为研究板栗壳黄酮的作用及机制,在酶量一定且环境适宜的条件下,科研人员检测了加入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
①图1曲线中的酶促反应速率,可通过测量
②据图1分析,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具有
(3)图2中A显示脂肪与胰脂肪酶活性部位结构互补时,胰脂肪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酶的作用具有
(4)为研究不同pH条件下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有
②由图3可知,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作用效率最高的pH值约为
③若要探究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发布:2024/12/31 2:0:1组卷:20引用:3难度:0.6 -
3.在适宜的条件下,某实验小组在一定量的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淀粉酶的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19:30:2组卷:16引用:7难度:0.7
把好题分享给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