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原理时,进行如下实验:点燃两支蜡烛,分别在蜡烛上扣上大小一样的烧杯。

(1)实验现象;a中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变浑浊,b中内壁出现 水雾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烧杯中蜡烛一段时间后都熄灭。
(2)问题1:蜡烛熄灭是因为氧气耗尽吗?
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蜡烛在某密闭容器内燃烧过程中氧气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据如图分析,蜡烛的熄灭时间是 t2t2。t2至t3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水蒸气冷凝为液体,导致气体总量减少,氧气不变,所以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大水蒸气冷凝为液体,导致气体总量减少,氧气不变,所以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大。
②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不是氧气耗尽使蜡烛熄灭不是氧气耗尽使蜡烛熄灭。
(3)问题2: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蜡烛熄灭吗?
资料: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小组同学将燃着的蜡烛伸入二氧化碳与氧气体积比4:1混合气体中,发现蜡烛先是正常燃烧而后才慢慢熄灭,并未出现立即熄灭的情况,说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不是使蜡烛熄灭的原因。

①如图1所示,先往250mL液体中通入氧气,待观察到量筒内液体体积为 5050mL时,改换烧杯接液体,再通入二氧化碳至液体完全排出,获得混合气体。图中植物油的作用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②某同学认为图1装置收集到的混合气体体积比存在误差,应该选图2,你觉得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导管伸入量筒过长导管伸入量筒过长。
【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答案】变浑浊;水雾;t2;水蒸气冷凝为液体,导致气体总量减少,氧气不变,所以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大;不是氧气耗尽使蜡烛熄灭;50;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导管伸入量筒过长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16 2:0:2组卷:90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设计B、D的目的是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如图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3)近期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件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扑灭,同时考虑其它办法
B.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
C.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D.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以免引发火灾发布:2024/11/11 8:0:1组卷:20引用:1难度:0.5 -
2.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②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发布:2024/12/24 11:30:2组卷:37引用:3难度:0.5 -
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的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1)当H2O2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向Y型管中挤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一段时间后白磷燃烧。此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发布:2024/12/12 0:0:1组卷:307引用:5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