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与探究一】用图 1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如图甲所示,在一个去盖塑料瓶上打 1 个孔,在一根细铁丝上穿 2 张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试纸条(其中一干、一湿)放入塑料瓶中。通入 CO2,一段时间后,两张试纸条上出现的现象是 干燥紫色石蕊试纸条无变化,湿润紫色石蕊试纸条变红干燥紫色石蕊试纸条无变化,湿润紫色石蕊试纸条变红,其原因是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如图乙所示,在另一个去盖塑料瓶上打 3 个孔,在塑料瓶外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火焰分别与高低两个孔持平。通入 CO2,观察到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大密度比空气大。
【活动与探究二】用图 2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 40℃,棉花的着火点为 150℃。
(3)实验 1:将 U 形管放在盛有 80℃热水的烧杯中,关闭 K2、打开 K1,从 U 形管左端管口通入O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U 型管右端裹有白磷的棉花开始燃烧,左端的普通棉花没有变化。该现象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实验 2:在上述实验 1 燃烧过程中,关闭 K1、打开 K2,将注射器中的液体推入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燃烧着的棉花团很快熄灭,装置 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 C 中产生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 3:关闭 K2、打开 K1,再次通入 O2,发现右端剩余的裹有白磷的棉花又能燃烧。对比实验 2 和 3,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下列灭火实例中原理是破坏该条件的是 BB(填字母)。
A.住宅着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
B.烧菜时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
C.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方的小片树林砍掉
【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答案】干燥紫色石蕊试纸条无变化,湿润紫色石蕊试纸条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密度比空气大;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aCO3+2HCl=CaCl2+H2O+CO2↑;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22 4:0:1组卷:22引用:3难度:0.6
相似题
-
1.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设计B、D的目的是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如图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3)近期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件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扑灭,同时考虑其它办法
B.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
C.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D.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以免引发火灾发布:2024/11/11 8:0:1组卷:21引用:1难度:0.5 -
2.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②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发布:2024/12/24 11:30:2组卷:38引用:3难度:0.5 -
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的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1)当H2O2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向Y型管中挤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一段时间后白磷燃烧。此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发布:2024/12/12 0:0:1组卷:342引用:6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