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更多>>
![]() |
期中复习
典型试卷
考前必刷
浏览次数:8928
更新:2025年03月12日
|
![]() |
期中复习
常考试题
专项训练
浏览次数:4700
更新:2025年03月11日
|
21.默写《寒食》。
寒食发布:2025/3/13 4:0:1组卷:17引用:1难度:0.722.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翃,写的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
B.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
C.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
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权贵豪门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这首诗描写的传统习俗是
(3)发挥想象,根据前两句诗的描述,把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象描绘出来。发布:2025/3/13 4:0:1组卷:59引用:3难度:0.523.水调歌头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①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②,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③,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④,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⑤,低绮户⑥,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⑦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⑧。
【注释】①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②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③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④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⑤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⑥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⑦但:只。⑧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1)这首词是诗人写给
(2)下面对本词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词人神游月宫的幻想是因在人间感到寂寞而产生的,而这寂寞感又跟中秋之夜不能跟亲人团聚有关。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和“低”表示夜已深,而词人无眠,故小序说“欢饮达旦”。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较“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客观描述更具情思,前者是“有我之境”,后者是“无我之境”。
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因政治上失意而不满现实,想逃避现实,又不能决绝的心理。
(3)词中富有哲理的一句是“发布:2025/3/13 4:0:1组卷:32引用:2难度:0.524.短文: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雪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1)节日不同。《元日》描写
A.除夕
B.春节
(2)景象不同。《元日》描写了
A.热闹欢快、万象更新
B.宁静祥和、喜盼丰收
(3)天气不同。《元日》中的天气是
(4)习俗相同。都描写了发布:2025/3/13 4:0:1组卷:134引用:3难度:0.525.乱句重组。
发布:2025/3/13 4:0:1组卷:44引用:2难度:0.726.课外类文阅读。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①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②帝京。
三百内人③连袖舞,一时天上著④词声。
【注释】①千门:形容宫殿群建筑宏伟、众多。②动:震动。③内人:宫中歌舞艺伎,入宜春院,称“内人”。④著:同“着”,犹“有”。
(1)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
A.春节
B.元旦
C.清明节
D.元宵节
(2)诗句中“
(3)第2句中的“动”字用得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诗中既有鸟瞰式全景,也有特写式近景,用“ ”画出鸟瞰式全景的诗句,并结合注释,把该诗句描绘的画面写下来。发布:2025/3/13 4:0:1组卷:32引用:3难度:0.527.理解下列诗句的含义。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发布:2025/3/13 3:30:1组卷:51引用:1难度:0.728.课内阅读。
这段时光不好挨(āi ái)
(1)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文中的“这段时光”指的是哪段时光?
(3)“焦急又兴奋”写“我”的心情,“焦急”是因为
(4)文中画波浪线中的“看了多少回”的意思是
(5)“空空落落”一词表面上写了
(6)“等母亲回来”一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是不是重复啰唆?请简要分析一下。发布:2025/3/13 3:30:1组卷:58引用:1难度:0.529.尼尔斯太淘气,太顽皮,他是一个坏孩子。
发布:2025/3/13 3:30:1组卷:42引用:1难度:0.930.课内阅读。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1)八儿为什么“进进出出”灶房?从这个词你体会到八儿怎样的心情?
(2)八儿的心理变化是从“
(3)文段运用了发布:2025/3/13 3:30:1组卷:65引用:2难度: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