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原创 已完结
中考备考、热点专题、命题分析、模拟训练
浏览次数:7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更新中
中考模拟 分类汇编 专项突破
浏览次数:855 更新:2025年04月28日
  • 491.阅读《鹅毛压得父亲喘》,回答下列各题。
          ①每到冬季,父亲都要去收鹅毛,此时乡下的养鹅人,都会把鹅毛拔下来卖钱。父亲便拿着麻袋和扁担,走村串屯地上门去收,早出晚归。
          ②天一黑,我就跟姐姐站在村口的冷风中,等待父亲的归来。有一年,父亲身体特别弱,“鹅毛担子”一上肩,就大口大口地又喘又咳,为此每次看到父亲,姐姐便会飞快地跑过去,接过他的担子,父亲便如释重负,一下轻松很多。年幼的我很是不懂,那鹅毛担子,分明很轻盈,我曾挑过几次,看似鼓囊囊的两麻袋,其实一点都不重,轻如鸿毛呀,可为何在父亲的肩上,却是那般沉重,压得他直喘呢?
          ③晚饭后,父亲拨亮带玻璃罩的油灯,借着灯光,将收来的鹅毛,全部摊放在屋内,然后打开家里所有的门,让阵阵萧萧北风穿屋而过--他要一边拨弄,一边利用那又冷又硬的北风,将鹅毛中最轻,最软,最有用处的鹅绒,吹分离开来,另作他用,吹不起来的则卖给毛厂。
          ④如若吹进来的风不够大,父亲就拿扇子去扇,被他扇起的鹅绒,恰似屋外飘扬的雪花,片片雪白,凌空飞舞。父亲一边扇,一边剧烈地喘着、咳着,形单影只地被一片“雪白”若隐若现地裹扶着,碰触着,吞没……他从不让我和姐姐帮忙,而让我们去学习。
          ⑤父亲为何气喘和咳嗽得那么严重,我从不知其因。我更不明白,为何村里别的成年男子,都去集体的队里上工,挣工分,可他却不去,而让柔弱的母亲去?
          ⑥母亲白天上工,晚上还要给有钱人做羽绒鞋,好赚些手工费,供我和姐姐读书,父亲分拣出的鹅绒,正是她做鞋时所需的填充保暖材料。母亲的手很巧,做出的羽绒鞋暖和得很,极受镇上的居民欢迎,尤其是临近春节的腊月,订做羽绒鞋的人很多,母亲要整宿地去做,天快亮时才能和衣躺会儿。
          ⑦更糟的是,我家的泥墙草屋,也在那年的一场暴雪中坍塌了,一家只能住进一间四面都漏风的草棚里。晚上归来,母亲仍要在草棚里做鞋,父亲分过鹅绒后,还得去垒房子--取来半干半湿的田泥,赤脚将它们一脚脚地踩熟,踩得有黏性和劲道,之后再用它们去垒墙。垒一层,晾干后,第二晚再接着垒第二层,如此反复……因为太冷,母亲的双手很快被冻伤,又痛又痒。父亲也喘得、咳得更严重了,但他们继续坚持着。
          ⑧几个月后,泥屋终于垒起来了,春天也到来了,父亲的咳喘渐渐有了缓解;母亲的双手也好了些。他们卖鹅毛和羽绒鞋所得的利润,得以凑齐我和姐姐的学杂费,一家人总算熬过来了。
          ⑨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当年患有较重的慢性支气管炎,因为怕花钱治疗,只能硬扛着,医生告诫他不要干重体力活,要休息,否则极易发展成肺气肿。可父亲哪肯休息,他坚决要去收鹅毛,因为这活相对轻松些,还能帮母亲。
          ⑩多年后,父亲和母亲相继去世。有一次,我回到老家,在老屋的角落里,惊讶地发现了一小窝的鹅绒,它们轻轻地拢在一起,像落入人间经年不散的流云,泊在母亲留下的鞋样子旁。鹅绒是那么的轻盈,有风掠过,便会飘散。但奇怪的是,它们竟始终在那里,一如当年此时。
    ⑪我终于懂了,当年,压在父亲肩上的担子看似轻如鸿毛,但对于贫病交困的他来说,却是千钧之担,于母亲也同样如此。可面对薄待他们的那个寒冬,父亲和母亲并未屈服、抱怨,而是用尽所有力气,彼此配合,携手抗争,只为他们的孩子--年幼的我和姐姐,打开一个阳光明媚的未来之春!在当时那个农村普遍贫穷的特殊年代,我和姐姐是方圆几十里地,唯一都读过书,上了大学的姐弟俩,谁也没因贫困而辍学。
    ⑫父亲肩上担起的和母亲手中操持的,虽然只是一片片很轻、很轻的鹅毛,但由此给予我们的爱,却重于泰山。
    (1)请根据文章①到⑧段内容,把相应的故事情节填在横线上。
    父亲挑鹅毛,又喘又咳→A
     
    →母亲白天上工,整宿做鞋→父亲踩泥垒墙,喘咳严重→B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可面对薄待他们的那个寒冬,父亲和母亲并未屈服、抱怨,而是用尽所有力气,彼此配合,携手抗争,只为他们的孩子--年幼的我和姐姐,打开一个阳光明媚的未来之春!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
    (4)第⑤段和第⑨段是什么关系?从内容方面分析其作用。
    (5)文章通过回忆父母辛苦劳作的生活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183引用:13难度:0.6
  • 492.名著阅读。
    (1)《水浒》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好汉形象,他们的命运大都坎坷。宋江也不例外,他先是因为杀死阎婆惜而充军江州,后来因为
     
    而获罪问斩。
    (2)《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根据傅雷的说法,辑录的书信有四个方面的作用,其中的一点是。
     
    (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3)《简•爱》塑造了一个坚强的女性形象,她和罗切斯特之间的经历一波三折。小说中当简•爱再次回到桑菲尔德庄园时,罗切斯特的身体状况是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36引用:2难度:0.7
  • 493.作文。
          好,是壮丽的山川,是秀美的田园;好,是朋友的信任,是对手的挑战;好,是美丽的邂逅,是无悔的错过;好,是宁静的港湾,是崎岖的征途……
    请以“什么是个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②不要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107引用:3难度:0.5
  • 494.《变色龙》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鲜明地表现主题。小说多次写到奥楚蔑洛夫身上的那件军大衣,多次写他前后不一的话语,这些细节刻画了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卑劣品质。请你也抓住一个细节,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150字左右)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3引用:2难度:0.7
  • 495.解释句中加点词在词典和文章中的意思。
          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出来的。
    词典中的意思:
     

    文章中的意思: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2引用:3难度:0.8
  • 496.《溜索》中对首领的描写比较分散,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首领的形象。
          思路引领:
          浏览全文,勾画出描写首领的语段;结合环境描写和“我”的表现,分析概括首领的性格品质。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1引用:2难度:0.7
  • 49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只当是百里之外天公浇地。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山不高,口极狭,仅容得一个半牛过去。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贯滇西的那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心下大惑,见前边牛们死也不肯再走,就下马向岸前移去。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盘桓。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急转身,却什么也没有,只是再不敢轻易向下探视。叫声漫开,撞了对面的壁,又远远荡回来。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首领眼睛细成一道缝,先望望天,满脸冷光一闪,又俯身看峡,腮上绷出筋来。
    (1)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了怒江?结合语句分析。
    (2)为什么“我”“行到岸边……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3)文段中“我”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初不在意→
     
    →心下大惑→
     

    (4)最后一段描写首领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2引用:2难度:0.4
  • 498.课内美句摘抄。
    《蒲柳人家》语言活泼伶利、凝炼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请摘抄文中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很有节奏感的语句。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4引用:2难度:0.5
  • 499.下面一段话的语序被打乱,请找出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
    ②例如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2小时就要翻动一次。
    ③例如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嘁嘁喳喳”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秒。
    ④因此许多古代的学者或哲人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
    ⑤人类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
    ⑥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捉回去当“虫表”。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59引用:14难度:0.9
  • 500.请根据你对《蒲柳人家》课文的初步理解,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描写的人物。
    (2)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性格的语段或句子,并概括何大学问的性格特点。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1引用:3难度:0.5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