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专题复习 温故知新 人教新版 沪科新版
浏览次数:283 更新:2025年06月30日
已完结
开学模拟 温故知新 夯实基础 稳步提升
浏览次数:119 更新:2025年06月30日
  • 1961.如表是用于番茄无土栽培的一种培养液配方。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Ca(NO32 KCl MgSO4 FeCl3 KH2PO4 H2O
    1.0g 1.29g 0.25g 0.005g 0.20g 1000mL
    (1)在该培养液配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2)不能用番茄汁作为检测还原糖材料的原因是
     

    (3)植物体所需的矿质元素进入植物体后,有些可重复利用,有些不能重复利用。可重复利用的矿质元素缺乏时,老叶先表现出缺乏症,不可重复利用的矿质元素缺乏时,幼叶先表现出缺乏症。请设计实验探究Mg是否为可重复利用的元素(正常叶片为绿色,缺镁的叶片会发黄)。
    实验材料:
    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蒸馏水、含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适量的完全培养液和
     
    ,分别装入培养瓶,并编号A、B。
    第二步:将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两种培养液中。
    第三步:将两组植物放在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四步: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玉米幼苗
     
    ,并记录。
    预测结果及结论:
    若A组玉米幼苗正常生长,B组
     
    ,则说明Mg是可重复利用的。

    发布:2024/12/27 9:30:4组卷:7引用:2难度:0.6
  • 1962.胚胎干细胞是从哺乳动物或人的早期胚胎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它可进一步分化发育成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如图所示为干细胞的培养过程,请问图中哪一段的细胞是干细胞(  )

    发布:2024/12/27 8:0:2组卷:11引用:4难度:0.7
  • 1963.地下黑作坊用病死猪肉腌制的腊肉往往含有大量的细菌,可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对市场中腊肉含细菌多少进行检测:①将腊肉研磨后离心处理,取一定量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测定发光强度的仪器)反应室内,加入适量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②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③测算出细菌数量。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荧光素接受
     
    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出生物组织中ATP的含量,原因是发光强度与ATP含量成
     
    (填“正比”或“反比”);根据ATP含量进而测算出细菌数量的依据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含量
     

    (2)ATP中的A代表
     
    ,由
     
    结合而成。生物细胞中ATP的水解一般与
     
    (填“吸能反应”或“放能反应”)相联系。
    (3)研究人员用不同条件处理荧光素酶后,测定酶浓度与发光强度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高浓度盐溶液经稀释后酶活性可以恢复,高温和Hg2+处理后酶活性不可恢复。若要节省荧光素酶的用量,可以使用
     
    处理;Hg2+处理后酶活性降低可能是因为
     

    发布:2024/12/27 8:0:2组卷:43引用:3难度:0.7
  • 1964.某种物质S(一种含有C、H、N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细菌能降解S。研究人员按照如图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S的细菌菌株。实验过程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甲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S,乙的组分为无机盐、水、S和Y。回答下列问题:

    (1)乙培养基中的Y物质是
     
    。甲、乙培养基均属于
     
    培养基。
    (2)实验中初步估测摇瓶M中细菌细胞数为2×107个/mL,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0.1mL稀释后的菌液,且保证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不超过200个,则至少应将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
     
    倍。
    (3)在步骤⑤的筛选过程中,发现当培养基中的S超过某一浓度时,某菌株对S的降解量反而下降,其原因可能是
     
    (答出1点即可)。
    (4)上述实验中,甲、乙两种培养基所含有的组分虽然不同,但都能为细菌的生长提供4类营养物质,即
     

    发布:2024/12/27 8:0:2组卷:5引用:2难度:0.7
  • 1965.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A为口腔上皮细胞,B为蓝细菌细胞,C为小麦叶肉细胞,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E为细菌细胞),据图回答:

    (1)科学家依据
     
    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填标号)。此类细胞的DNA主要存于
     
    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
     
    (填标号)。
    (3)在上述五种细胞中,它们都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
     
     
    ,这体现了不同种类细胞之间的
     
    性。
    (4)由于蓝细菌细胞和小麦叶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它们是
     
    生物。
    (5)生活在湖水中的蓝细菌,当水质富营养化时会形成
     
    现象。

    发布:2024/12/27 8:0:2组卷:4引用:1难度:0.6
  • 1966.如图表示细胞中由不同元素构成的某些重要化合物的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7 8:0:2组卷:1引用:1难度:0.7
  • 1967.细胞死活的判定方法有很多种,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将植物细胞置于质量浓度较高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是活细胞
    ②用台盼蓝给动物细胞染色,被染成蓝色的细胞是死细胞
    ③将某种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细胞是死细胞

    发布:2024/12/27 8:0:2组卷:7引用:1难度:0.7
  • 1968.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相对稳定,保障细胞的生命活动。在生病时,有些成分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医生可以通过检查血液的各项生化指标,为进一步诊断疾病提供有用线索。通常在健康体检时也包括血液生化检查。
    如表是某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生化化验单的部分信息。
    项目 代号 检测结果 参考范围 单位
    葡萄糖 Glu 8.30↑ 3.90~6.10 mmol/L
    总胆固醇 TC 5.88↑ 3.60~5.69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1.55 1.00~1.70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3.60↑ 2.00~3.10 mmol/L
    甘油三酯 TG 1.31 0.65~1.70 mmol/L
    ***谷丙转氨酶 ALT 11.60 5.00~40.00 U/L
    总蛋白 TP 68.30 60.00~80.00 g/L
    Ca 2.34 2.00~2.64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能够驱动胆固醇转运,通过逆转运作用把血液和组织中多余的胆固醇等经肝脏分解排出体外。
    **低密度脂蛋白:运载胆固醇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的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可能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如果斑块破裂可能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的一种酶,催化谷氨酸与丙酮酸之间的氨基转化。
    请结合化验单回答下列问题 全部加入试题篮
    • 1.该患者的生化指标中正常的是(  )

      发布:2023/10/20 11:0:25组卷:0引用:0难度:0.70
    • 2.结合该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除了必要的临床治疗外,医生通常还会给出一些饮食方面的建议。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①主食应该以粗粮为主,多吃蔬菜;
      ②不宜吃肥肉和含油脂多的食物;
      ③加强锻炼,控制体重;
      ④需要长期服用鱼肝油补钙;
      ⑤少吃鸡蛋,不宜喝豆浆。

      发布:2023/10/20 0:40:16组卷:0引用:0难度:0.70
  • 1969.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填序号)
    ①大肠杆菌
    ②发菜
    ③鱼
    ④酵母菌
    ⑤SARS病原体
    ⑥烟草花叶病毒
    ⑦水绵
    (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核膜 光合作用(能否) 核糖体 细胞壁
    ×
    × ×
    ①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哪类生物?甲
     
    ,乙
     
    ,丙
     
    。(填序号)
    A.洋葱   B.兔子   C.蘑菇   D.蓝藻
    ②如图中属于细菌的细胞结构是图
     
    ,该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该生物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
     

    发布:2024/12/27 8:0:2组卷:4引用:1难度:0.7
  • 1970.根据新冠病毒致病机制及人体免疫反应特征研制新冠疫苗,广泛接种疫苗可以快速建立免疫屏障,阻击病毒扩散。图1为新冠病毒入侵细胞后的增殖示意图,图2为人体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新冠病毒通过S蛋白与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细胞释放出病毒的(+) RNA,在宿主细胞中经
     
    合成病毒的RNA聚合酶。
    (2)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病毒利用宿主细胞中的原料,按照
     
    原则合成(-)RNA。随后大量合成新的(+)RNA,再以这些RNA为模板,分别在
     
     
    大量合成病毒的N蛋白和S、M、E蛋白。
    (3)制备病毒灭活疫苗时,先大量培养表达
     
      的细胞,再接入新冠病毒扩大培养,灭活处理后制备疫苗。细胞培养时常需通入CO2,其作用是
     

    (4)制备S蛋白的mRNA疫苗时,体外制备的mRNA常用脂质分子包裹后才用于接种原因之一是人体血液和组织中广泛存在
     
    ,极易将裸露的mRNA水解;二是外源mRNA分子不易进入人体细胞产生抗原。
    (5)第一次接种疫苗后,人体内识别到S蛋白的B细胞,经过增殖和分化,形成的
     
    细胞可合成并分泌特异性识别
     
    的IgM和IgG抗体(见图2),形成的
     
    细胞等再次接触到S蛋白时,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6)有些疫苗需要进行第二次接种,据图2分析进行二次接种的意义是
     

    发布:2024/12/27 8:0:2组卷:14引用:3难度:0.6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