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32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市电视台花巨资购进最先进的电视转播车,大大提高了新闻的 性。
(2)本没有什么深意的一件小事,他却偏偏喜欢仔细 。
(3)社会公德要求我们不能以任何理由 赡养父母的义务。发布:2025/1/3 7:0:1组卷:2引用:1难度:0.5322.下列语句中不是出自《论语》的是( )
发布:2025/1/3 7:0:1组卷:1引用:1难度:0.5323.把下面的四句话改成一个长单句。要求不得改变原意,可以增减词语。
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病毒性肺炎。
②它的临床主要特征:发热,购片呈双肺浸润性病灶。
③它的传途径;呼吸道飞沫和接触性传播。
④它会出现人传人的情况。发布:2025/1/3 7:0:1组卷:3引用:2难度:0.5324.阅读《国殇》,完成各小题。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①__________。
身既死兮神以灵,②__________。(1)请将文中缺少的诗句补充完整。
①
(2)对下面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出不入兮往不反 反:同“返”,返回。
B.操吴戈兮被犀甲 被:同“披”,穿着。
C.车错毂兮短兵接 兵:军队。
D.霾两轮兮絷四马 絷:绊住。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国殇》是悼念阵亡将士的祭歌。
B.《国殇》描绘了一场敌众我寡、以失败告终的战争,在这失败的悲剧中,写出楚国将士们视死如归、不可凌辱的崇高品质。
C.最后四句诗,既呈现了楚人刚毅的性格,也寄托着诗人对祖国复兴的期望。
D.这首诗是《九歌》中的一首,所描写的都是那些爱情悲歌神话颂诗的主题内容。
(4)这首诗可以分成两层,如何分,依据是什么?发布:2025/1/3 7:0:1组卷:3引用:2难度:0.532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赤壁赋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选自苏轼《赤壁赋》)(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击空明兮溯流光 ②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根据选文第2段,概括客人由喜而悲的原因。
(4)选文第1段是如何体现“赋”的语言特点的?发布:2025/1/3 7:0:1组卷:2引用:3难度:0.5326.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5/1/3 7:0:1组卷:0引用:1难度:0.732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老黄牛
伍维平 ①还没有像往年一样为主人犁完五亩地,老黄牛的一条腿就断了。
②折腿的事就发生在昨天。昨天的天气很好,风和日丽。这是个今年开春以来少有的好日子,农夫们不用互相招呼就纷纷踏上仍有些峭寒的田垄,一年的农事在鞭子的抽打声和吆喝声中开始了。老黄牛是一头经验丰富的耕牛,忠心耿耿,勤奋劳作。它像往年一样卖力地耕田,但它在时光的打磨中已经很衰老了,拉着一驾犁好像拉着一座大山在走,异常沉重。主人斥责它,它羞愧难当,叹了一口气,一咬牙一使劲,它听到了发自身体内部的一声响,一条腿断了,它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是生命戛然而止的声音。
③暮霭落尽,黑夜升满。老黄牛独自蜷伏在牛栏里,想着自己的心事。他抬起疲惫的头颅,凝视着星空下那片肥沃的黑土,心中充满了眷念和回忆。他把自己的爱与恨、乐与苦、血与汗以及生命中的一切都交给了这片土地。日月作证,鲜嫩的青草作证,金黄的果实作证,还有孩子作证。
④那是主人家的孩子,脸蛋胖嘟嘟红扑扑的样子,是一个很阳光的男孩。那天中午,小男孩跑到牛栏前,向老黄牛宣读了他的一篇获奖作文……我家的这头老黄牛,又高又大,浑身的皮毛是灰褐色的。嘴巴像个簸箕口,眼睛圆鼓鼓的很有神,一对牛角像拉满的弓,威武有力。它干起活儿来劲头大,也舍得卖力气。有一天中午,天气热极了,太阳像个火球似的挂在头顶,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我以为老黄牛一定不干活儿了,就跑到田间去看,它仍然在拉犁耕田。它身上粘着一块块干泥巴,喘着粗气,双腿踏进没膝深的烂泥中,一步一步拉着犁,没有一点要停下来的样子。”老黄牛记得,那天小男孩给了它一把嫩青草和一个敬礼。
⑤昨天下午,村里的兽医被请来。兽医一边查伤情一边摇头,只是对伤口做了简单的象征性包扎。兽医当着老黄牛的面对主人说,一头废牛,这种牛还能拉犁,真是怪事。主人呐,现在你只有一件事要做,宰掉它,然后卖钱。主人望着老黄牛,目光变得闪烁不定,但老黄牛知道,那里面暗藏着可怕的杀戮凶光。
⑥夜已三更,天空的星星被风吹得杳无踪影,整个村子沉浸在死一般的寂静和黑暗中。倏然间,主人家正屋的灯亮了,磨刀的声音和屠夫特有的浑浊笑声敲碎了夜的寂寥。老黄牛知道大限将至。闭了眼任所有的泪水流尽。老黄牛最后大吼一声,用自己的方式结果了自己。
⑦听到一声闷响,主人急忙领着提了刀的屠夫赶到牛栏。他们看到的只是扭断了脖子仆倒在地的老黄牛和一面沾满了老黄牛鲜血的土墙。
⑧屠夫气愤地骂道,畜生,我这把刀白磨了。
⑨主人却笑了,这畜生倒是挺体贴我呢,要我少花钱。
(1)文中画线处的景物描写分别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抬起疲惫的头颅,凝视着星空下那片肥沃的黑土,心中充满了眷念和回忆。
(3)联系上下文,探究第④段小男孩宣读获奖作文有何用意?
(4)小说结尾处主人对老黄牛的态度在上文中有多处伏笔,请把它们找出来并作简要的说明。
(5)有人认为小说的结局过于消极,并设计了另一种结局——老黄牛在小男孩的保护下得以在主人家尽享天年。你更认可哪一种?请从立意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从构思看,小说采取了倒叙的方式。第一段就交待了事件的起因,设置了必要的悬念以吸引读者,也附带着交待了老黄牛“以往”的辛劳。
B.小男孩宣读获奖作文一节属于插叙,不仅从侧面照应了老黄牛“把生命中的一切都交给了这片土地”,也与下文主人的态度形成了对比。
C.“老黄牛”有着善解人意、无私奉献和自尊刚强的品质,更有着对主人无私的忠诚。正是这样的忠诚使它为了不拖累主人而选择了自尽。
D.用“兽医”“屠夫”和“主人”对老黄牛的态度和行为,来表明人类是个冷漠、自私、忘恩负义甚至残忍的群体,正是作者的创作动机。
E.小说叙事平淡而沉静,但读者分明能感受到一-丝沉痛,灵魂会随着老黄牛的一头撞死而战栗,更会因主人庆幸少花钱的高兴嘴脸而悲哀。发布:2025/1/3 7:0:1组卷:5引用:1难度:0.532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许多研究证明,运动可以增加大脑中掌管记忆的关键结构——海马的血流量和体积。锻炼者学习和短期记忆的能力明显高于不锻炼者。2016年5月,美国科学家在顶级科学期刊《细胞•代谢》上撰文指出,锻炼中分泌的一种蛋白分子可以进入大脑,使海马更多地分泌神经营养因子,提高记忆能力。这项研究揭示了运动增强记忆的分子机制。
②记忆过程是神经科学的热门研究领域,目前还有很多基本问题没搞清楚,很多证据表明,记忆不是一个静态过程,不同于在计算机硬盘上存储照片写一次就永久地存下来;人的记忆是随着时间不断地回想,然后再记入的动态过程,要利用不断地回忆来巩固远期记忆。
③如果我们记忆的获得和巩固是个动态过程,那么,不断地回忆、写作和讲述就对维持记忆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随着人们衰老进程的推进,脑细胞和神经线路持续而缓慢地受到损伤,记忆逐渐模糊。不断地回忆可以刷新逐渐淡忘的记忆,把远期记忆从部分损坏的神经线路中提取出来,经加工修复后再存进相对完好的新线路中去。这样就能避免由于神经线路损坏造成某些事件的永久性记忆损失。
④目前神经科学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记忆的两步原理。目前神经科学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记忆的两步原理。在日常生活中,人脑不断处理信息,把一部分日常经历的事件随机记下来。白天过后,脑子就记满了,这就要进行第二步,即通过睡眠来处理记忆,擦除大部分无用的记忆并巩固有用的部分睡眠来处理记忆,擦除大部分无用的记忆并巩固有用的部分。我们都有这样的经猃,一觉醒来,觉得昨天发生的很多事件被理顺,并且记得更清楚了。这就是睡眠对记忆的作用。
⑤关于深睡与记忆的关系有个著名实验:让一群20来岁的哈佛大学的学生在实验室里睡觉,同时测量他们大脑的电信号(脑电)。当脑电信号显示学生进入深睡时,实验人员就会摇晃床,把深睡破坏成浅睡。如此一夜几次摇晃,虽然睡眠时间没变,深睡却缺失,只有浅睡和梦境。第二天测试,结果惊人。年轻聪明的哈佛生竟然变成“老人”,逻辑能力和短期记忆大大下降。当然,这个效果是短时的,只要第二天补充了睡眠,聪明哈佛生还是聪明哈佛生。
⑥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们的记忆。睡眠虽不是锻炼,但是良好睡眠的重要性超过一切脑力锻炼。大量的研究和事实说明,进行经常性的体育运动,拥有高质量的睡眠,都会让你的记忆力大大提高。
(1)下列对记忆的表述,正确的是
A.海马以更多地分泌蛋白分子的方式来提高记忆力。
B.远期记忆可以通过不断地回忆进行巩固。
C.随着衰老进程的推进,人们的记忆会无法挽回地丧失。
D.人脑会把日常生活中经历的所有事件随机记忆下来。
(2)下列关于睡眠对记忆影响的分析,错误的是
A.深睡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记忆。
C.长时间的睡眠有利于记忆。
B.晚上做梦可能会影响到记忆。
D.短期记忆的下降可以通过睡眠修复。
(3)下列对各段说明方法的判断,正确的是
A.第①段——下定义
C.第④段——分类别
B.第②段——打比方
D.第⑤段——举例子发布:2025/1/3 7:0:1组卷:6引用:2难度:0.6329.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细雨中的宋三哥
宋以柱 宋三哥高考落榜,大伯把宋三哥的书本埋在了墙角的猪龚里,沤了肥。那一刻,宋三哥靠在门框上,黑脸,不发话①。小弟和小妹趁机出去,一下午不敢回家。
宋三哥不发一言,走出门来,九级台阶下,路正中央光滑的石板上,依次摆着宋三哥熟悉的锄头,扁担、粪筐,是给成年人用的。宋三哥还是一言不发,把锄头,扁担,粪筐扔到猪圈里,顺便撒了泡尿。宋三哥去小卖店买了一包丰收烟,去南园的树林里打了一下午扑克,回来把锄头、扁担、粪筐从猪圈里拿出来,擦干净猪屎,坐下来吃晓饭。
半晌无话,夺过大伯的酒杯,一口喝净,落下两滴泪来②。
高考落榜可以复读一年。这是大伯定下的规矩。宋大哥、宋二哥都是复读了一年,一个去了兰州,一个去了沈阳,都读了师范学校。这个规矩到宋三哥头上倒要改一改了。宋三哥看了看大伯窟窿密布的老头衫,黑裤子膝盖上的蓝色补丁,又喝净一杯。大伯没言语半个字。
那个暑假以后,宋大哥毕业到县里一个学校教书。大伯老脸有了笑模样。原本见到点笑容的宋三哥,突然之间又沉默了③。
那个下午,飘着细雨。宋三哥穿着的确良白衬衣,蓝裤子高挽着,夹着一柄伞,站在细雨中,看着我家的后墙。我看着雨中的宋三哥,意识到有事要发生,赶忙去叫爹。我爹是大伯亲弟,也是生产队的队长。他明白宋三哥的心思。他站在我家的墙堰上,和宋三哥对视着。宋三哥的身后是北山,在雨中变黑。宋三哥站在一块卧牛石上,任凭雨水冲刷黑糙的面皮。
我长久地注视着雨中的宋三哥。后来,我知道宋三哥想去学校念书的原因,是国家有了新政策;学校的代课教师可以随应届生考师范。因为这个消息,宋三哥在一个晚上,直接进了我家,又是喝酒又是吃菜,最后只说了一句,当然是对我爹说的,他说你只要保证我爹同意就行,说完,站起身扭头走了。
过了年,宋三哥到镇联中做代课教师,住到学校。周末和假期,只要干完地里的活就走。有那么一两次,见他骑着一辆飞鸽自行车来回,车子亮闪闪的,铃声清脆,问他不说,只是一笑。脸色不再那么黑,衣服也干净整洁了。每次回来,给瘫在床上的大娘带一包桃酥、一包冰糖,给大伯带大半桶辣酒,还给我爹带回一整条丰收烟。
那一年宋三哥没能参加高考,因为有规定,代课必须满一年以上。从那以后,宋三哥回家的次数就更少了,周末让同村的学生捎话回来,或者捎点心回来,有时还让给他捎一包煎饼回去。那年的寒假,宋三哥一声不吭地跑到新疆去,年后开学才回来。这件事在安乐村,在很长时间内是个疑案,任谁也没有问出结果。
那年高考发榜,宋三哥考上了市里的师范专科。出了嫁的宋大姐、宋二姐回来,给宋三哥庆祝。宋三哥骑着飞鸽自行车,带回了一个洋气的姑娘,给我们介绍说,是高中同学,去年年前全家搬新疆去了,人现在在新疆读大学。大家这才“哦”的一声。
“她叫王雪艳,去年我去找她辅导数理化了。“大伯把茶碗一蹾,说,“就没有你不敢干的事。”又说:“来了就快坐下,吃点饭吧。”
宋三哥念了两年师专,按要求必须回本地工作,就服从安排在镇上教书。这个时候,小妹上了中专。小弟恰好到镇上念初中。
(选自中国言实出版社《灯塔》,有删改)(1)简要概括宋三哥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2)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文中三处画横线中宋三哥沉默的原因。
(3)文中加人宋三哥去新疆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4)以“细雨中的宋三哥”为题有什么妙处?
(5)读了宋三哥的成长故事,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内心的感受。发布:2025/1/3 7:0:1组卷:5引用:2难度:0.5330.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任选三句)
(1)彤管有炜,
(2)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4 )
(5)人生如梦,发布:2025/1/3 7:0:1组卷:4引用:2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