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成其否”。商周时期盛行庶人议政制,商王盘庚迁殷时“命人悉至于庭”。以上两则材料反映出(  )
【答案】A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11 8:0:9组卷:0引用:2难度:0.7
相似题
  • 1.如图为商周时期主要政治制度的变迁图。对此图解读合理的是(  )
    菁优网
    发布:2024/10/8 3:0:1组卷:0引用:4难度:0.6
  • 2.《逸周书》记载,西周初期的成周“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郭方七十里”,此为天子之城的规制。《左传》记载,(鲁)隐公时大臣祭仲说:“先王之制,大都(诸侯国的都城)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这些规则反映了西周(  )
    发布:2024/10/16 9:0:1组卷:1引用:1难度:0.5
  • 3.“华夏”一词本是上古时期黄河流域一带先民的自称,后来逐渐融合成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成为中国的别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华夏族的形成最早体现了夏朝民族思想中的血缘观念。商朝建立以后,商民以东夷身份融入华夏族的权力顶端,于是民族认同的纽带出现了第一次转变一一由血缘认同转变到地域认同。周代商后,华夏族的民族认同纽带出现了第二次转变一一由地域认同转变到文化认同。需要指出的是,血缘、地域、文化这三个因素在民族认同中的作用并不是严格地后者登场前者退场,而是按照影响力此消彼长。
    一一摘编自郝常见《先秦至秦汉华夏族民族观的演变路径探析》根据材料,请运用夏商周三代制度创新的史实,阐述“华夏认同”的演进历程。(要求史实准确,阐述清晰,逻辑严密。)
    发布:2024/10/10 18:0:1组卷:1引用:1难度:0.5
小程序二维码
把好题分享给你的好友吧~~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  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4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4.8.2  |  隐私协议      第三方SDK     用户服务条款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