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菁优网 已完结
热点预测 高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83 更新:2024年07月19日
菁优网 已完结
热点预测 高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31 更新:2024年07月19日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和探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材料一:古希腊有多次著名立法活动,但大都限于城邦内部,从未出现过统一而体系化的法典。古希腊的法律中没有发达的专业术语,成文法对后世影响不大,但其关于城邦民主政制的立法,即对国家政体的思考,对以后欧洲国家的公法产生了较大影响。
    古罗马于公元前5世纪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时期,统一的法典不断推出。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汇编《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古罗马社会经常使用的“债权”“继承权”“契约”“借贷”“租赁”等法律术语,注重协调经济和社会关系,在今天仍被广泛使用。
    ——摘编自王加卫《古希腊与古罗马法律制度的差异及其成因》等(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比较古希腊法律与古罗马法律的异同。
    材料二:什么是善?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善,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帮助雅典人获得关于善的知识,他确立了一种方法:诘问。苏格拉底在乐此不疲的追问中,促进了被问者自我意识的形成,增长了理性思维的水平。
    ——摘编自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等材料三: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他们在人的头脑中发育,就能养成仁义礼智的善性。善性表现在实践层面即“善行”。通过个人自我修养形成的“善行”相加,就能形成整个社会的“善行”。
    ——摘编自《孟子“善行”和“善政”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等(2)关于“善”,苏格拉底和孟子有着不同的认识。依据以上材料,填写表格。
    人物
    内涵
    苏格拉底 孟子
    善的本质和表现
     
     
    获得善的途径 通过诘问获得
     
    追求善的意义
     
     
    材料四:罗马法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的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
    12世纪,实现法律统一,取消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的束缚,实现人的权利平等、契约自由,成为新的社会经济环境的迫切要求,而当时西欧各国现有法律都不能适应这种客观需要。西欧由此兴起了一个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
    15世纪,有学者开始在人文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研究罗马法。他们着重研究罗马法的本意和历史沿革关系,引进了当时盛行的科学方法,在罗马法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法之间架起桥梁。
    ——摘编自《外国法制史》(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罗马法的价值。
    发布:2024/7/27组卷:0引用:1难度:0.5
  • 2.曹魏将东汉末年州牧制度固定化,州刺史(州牧)正式成为管辖地方的行政官。并且自曹魏开始,州刺史多带将军号,“任重者为使持节都督,轻者为持节”。不带将军号的刺史称为“单车刺史”。曹魏的这一做法(  )
    发布:2024/7/27组卷:7引用:7难度:0.6
  • 3.2001年伊拉克举行了“文字发明5000年”的庆祝活动,为祖先发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而深感自豪。伊拉克人的祖先发明的文字是(  )
    发布:2024/7/27组卷:25引用:11难度:0.9
  • 4.如表反映了民国时期三个统计时段的民族工业平均增长率,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时期 1912-1920 1912-1936 1912-1949
    增长率 13.4% 9.4% 5.6%
    发布:2024/7/27组卷:1引用:2难度:0.5
  • 5.中世纪西欧部分城市特许状的内容如下:“如果一个农奴来到一个自治城市,并在城内住满一年零一天,那他以后就是一个市民了”,“市镇的公民一律得到保护,可免受他们先前领主的追索”,“允许市民选举他们自己的郡治安官和司法官”,“手艺工匠和商人每年缴纳一笔定额地租,即有权自由出售房屋”。这说明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
    ①内容较广泛,确认了市民的自由与权利,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②是国王和封建领主为维护自己领主权的“迫不得已”的行为
    ③行会和商会规范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把持城市政权
    ④促使西欧封君封臣制瓦解,使城市获得了独立权,推动王权强化
    发布:2024/7/27组卷:0引用:2难度:0.8
  • 6.唐朝《唐律疏议》载:“同姓为婚,各徒二年,细麻(中国旧制丧服名,五服最轻者)以上,以奸论。”“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取决善龟,本防同姓。同姓之人,即尝同祖,为妻为妾,乱法不殊。”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发布:2024/7/27组卷:3引用:3难度:0.7
  • 7.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为若干记载。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唐)刘禹锡
    《马嵬行》
    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 (五代)刘昫等
    《旧唐书》
    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有学生以上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发布:2024/7/27组卷:88引用:24难度:0.5
  •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和而不同,以和为贵……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绵延而传承至今。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文明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发布:2024/7/27组卷:1引用:2难度:0.5
  •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材料二 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材料三 就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而言,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这导致他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无情的批判……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医治中国的弊病只能利用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
    ——[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严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潮流。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对严复的评价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
    (4)综上,结合当今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发布:2024/7/27组卷:2引用:2难度:0.6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战爆发助推了中国日益觉醒的、参与国际化的民族主义。梁士诒、顾维钧等人力主参战,强调参战可以使列强重视中国,促使中国加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且一旦协约国获胜,中国也将以战胜国身份收回战败国德国等在华特权。在他们的推动下,北洋政府于1914~1915年三度向英法表态希望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但未获支持。1916年索姆河战役打响,协约国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英法态度转变,希望中国派遣劳工赴欧洲从事战勤及后方保障工作。为此,梁士诒为北洋政府谋划了一个“以工代兵”的良方:“中国财力兵备,不足以遣兵赴欧,如以工代兵,则中国可省海陆运输饷械之巨额费用。而参战工人,反得列国所给工资,中国政府不费分文,可获战胜后之种种权利。”
    ——摘编自王平贞、赵俊杰《一战百年:华工赴欧启示录》材料二:有关史料记载,中国自1864年到1913年的50年中,共计输出695.5亿两,输入932.4亿两,入超数达236.9亿两。国内实业不兴,失业人数日益增多,社会动荡。此时华工赴欧计划的提出,一方面为协约国提供了丰富人力资源,另一方面缓解国内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
    ——摘编自姚娜《一战期间中国政府派遣华工赴欧动因析》材料三:首先,华工赴欧参战,既充当了北洋政府寻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载体,又为中国后来参战创造了条件,进而为战后中国参加巴黎和会提供了良机。其二,华工成为百年前中国的政治精英们实现国际化战略以及国家认同理念的重要环节。华工在参战之余,接触到了欧洲先进的文明及科学技术,也受到西方自由民主法治思想的熏陶,他们开始自珍自爱、关注祖国的前途命运。回国后,他们成为西学及实业知识的宣传者,有的还转变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其三,华工爱国自强、勇于献身的情操,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后来中国留法勤工俭学的知识精英们,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周恩来、邓小平,均在留法期间确立了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革命理想。1919年中国爆发的“五四运动”以及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兴起的新式工人运动,皆同一战赴欧华工有密切的关联性。
    ——摘编自王平贞、赵俊杰《一战百年:华工赴欧启示录》(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工赴欧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工赴欧的影响。
    发布:2024/7/27组卷:1引用:5难度:0.5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  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4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4.8.2  |  隐私协议      第三方SDK     用户服务条款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